
圖為重慶龍洲灣隧道PPP項目效果圖。新華網發
新華網重慶12月4日電(吳佩郁 彭迦南 崔小燕) 12月4日,中建五局重慶龍洲灣隧道PPP項目成功實現安全運營一周年。自2019年12月5日正式進入運營期,隧道全年未出現質量安全事故,項目通車運營以來,市民從江津珞璜開車到南岸茶園用時縮短一半,改善了重慶主城南部城市交通格局。
圖為重慶龍洲灣隧道PPP項目效果圖。新華網發
據介紹,重慶龍洲灣項目是巴南區歷史上首個單項投資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重慶市唯一一個獲審批入庫的第三批“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示范項目,主線運營里程8公里,含匝道等全線運營里程20余公里,運營期20年,包含互通式立交4座、隧道3座、橋梁1座、下穿道1座,采用雙向六車道。
圖為重慶龍洲灣隧道PPP項目綜合應急演練。新華網發
一年來,龍洲灣項目車流當量合計1200余萬輛,過程中不斷優化運營管理,緊密聯系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及路內外相關單位,強化線路巡查,通過應急演練等方式提升全員應急處置能力。安全運營365天,24小時運營在線,在“春節”“端午”“十一”小長假等重要節點、疫情期間堅守崗位,實現平穩運營。
圖為重慶龍洲灣隧道PPP信息化管理平臺。新華網發
據了解,為實現安全運營,龍洲灣隧道項目采用智慧化手段,建立了“一個監控中心、四大系統(交通流量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消防監控系統、公路綜合控制系統)”高度集成的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了對道路狀況、車流量及應急突發事件等的實時遠程監控與調度。采用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精密傳感技術、數字通訊技術、云物聯和大數據技術等構建而成的“北斗+安全智能監測預警系統”,能24小時自動化在線監測隧道、橋梁、高邊坡位移、變形等情況,并實時數據分析和超前預警。通過“技防+人防”的科學手段,最大程度減輕事故、災害發生帶來的損失,為項目安全運營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智慧化運維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