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種植基地除草的貧困戶。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葛彧 攝
“養雞幫我脫了貧,李子和花椒幫我致了富。”家住寶頂鎮古佛村的葉兆平吆喝著公雞,笑著對記者說。近日,重慶市政協“同心聚力巴渝行”調研活動來到大足區寶頂鎮古佛村,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現場了解到,當地通過種植櫻桃、李子,建立花椒基地,發放土雞苗等多項扶貧產業幫助村里貧困戶走向了致富之路。
種植業+養殖業 村民的腰包鼓了
據了解,古佛村是由原來的柏坪村、龍神村和古佛村合并而成,位于寶頂鎮東北部。村里幅員面積8.2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377.81畝,共1080戶3490人。其中,村里含有特困人員53戶54人,低保戶84戶180人(含建卡貧困戶19戶40人),勞動力2160人,外出務工人員1600余人。此外,由于古佛村屬深丘地帶,平均海拔在300到650米左右,山地多,平地少,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土壤貧瘠,物產匱乏,群眾生產、生活、出行非常困難,于2014年被確定為市級貧困村。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自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全村栽植優質李子1000畝、櫻桃800畝、油菜1000畝,建成荷葉蓮藕基地60余畝,發展養殖大戶8戶,并為全村建卡貧困戶發放土雞苗18000余只。葉兆平告訴記者,先前因為家里三個孩子的學業而致貧,自從開始種果樹和養雞,每年家庭年收入有8至9萬,孩子的學業不愁了。
葉兆平家養殖的雞。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葛彧 攝
入股合作社 貧困戶的收入穩了
為增加村里貧困戶的收入,古佛村于2018年還成立了香福李子專業合作社。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有77戶284人,其中建卡貧困戶72戶260人。此外,該合作社2019年獲得35萬元產業發展資金,建立了“合作社+村集體+建卡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古佛村集體持股10%,72戶建卡貧困戶持股60%,合作社盈利后,村集體和建卡貧困戶每年將獲得所持股份5%的固定分紅。
此外,古佛村在2019年采取引進業主發展200畝花椒,建立扶貧車間的方式,帶動產業發展,吸納建卡貧困戶19戶就業增收。據扶貧車間負責人肖顯均介紹,花椒基地建設于2018年,去年新增200多畝,目前共有400多畝。另外,現有貧困戶20戶在基地務工,工作的內容為除草,打藥,施肥等。“今年花椒不好賣。”肖顯均說,為了保證收入,現已開始在花椒地里養殖雞、鴨、鵝,既提供就業,又提高收入。
如今,古佛村正對農戶的人居環境進行治理,建成人居環境整治示范點2個,建設鄉村振興示范村。同時,綜合整治院落213戶,購置垃圾桶60個、垃圾箱9個、手推車8個,均安置在公路沿線及人口較密集地區,以此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另外還開展了“整潔庭院”“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創建了30余個“整潔庭院”。(首席記者 黃宇 實習生 楊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