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內 > 正文

“重慶造”汽車如何行穩致遠?2020汽車年會釋放了3大信號

來源:華龍網編輯:郭晨霞發布時間:2020-12-08 18:41:45

年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重慶,被譽為“車輪上的城市”。

  作為本地一大支柱產業,汽車產業對于重慶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當前,面對世界經濟嚴重衰退、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等嚴峻挑戰,汽車市場正處于深度調整期。

  面對重重挑戰,重慶汽車產業將如何行穩致遠?

  12月7日,2020未來汽車技術大會暨重慶汽車行業第33屆年會(以下簡稱“汽車年會”)舉行,長安汽車、小康集團、重慶大學、中國汽研等汽車產業鏈知名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一堂,共話重慶汽車行業發展的挑戰和機遇。

  這場本土汽車行業的盛會,由此釋放出“重慶造”汽車持續發展、行穩致遠的3大信號——

  重慶汽車工程學會與西南大學(重慶)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約。主辦方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信號1:

  把握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機遇,優勢互補激發產業高質量發展動能

  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為國家戰略,川渝地區被賦予了“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的歷史使命。

  對重慶而言,這無疑釋放出了巨大的發展利好。

  在此大背景下,重慶汽車產業也瞄準了這個歷史性“風口”。

  年會上,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ITA)終身名譽主席、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TASRI)院長趙福全指出,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打造產城融合生態立體系統可以給社會帶來全面深刻的重構,對人的出行、物的移動及所有城市軟硬要素的交互組合帶來革命性變化——而汽車,正是產城融合的最佳載體。

  2019年,重慶生產汽車138萬輛,產值3227億元;四川則為111.7萬輛,產值近3000億元——從規模上看,成渝兩地汽車產量占全國比重超過10%。

  從特色上看,重慶形成了以長安系為龍頭、十余家整車企業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業為支撐的“1+10+1000”優勢產業集群,具備年產400萬輛的綜合生產能力;四川省則持續加快汽車產業中高端產品導入,整車企業包括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東風神龍、沃爾沃、吉利等,零部件企業涵蓋產業鏈各個環節。

  實際上,成渝兩地汽車產業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廣安市鄰水縣高灘園區,84%的企業由重慶企業家投資興建,85%的產品為重慶企業配套,90%的企業“瞄住”重慶汽車產業。

  重慶戴卡捷力每年有200多萬件產品銷往一汽大眾等四川地區的整車廠,公司產品不久前還進入了四川沃爾沃的供應體系。

  ……

  今年以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合作不斷深化,川渝兩地經信部門明確提升產業配套合作、加速新興產業集聚等六大重點合作事項,劍指共同目標:力爭將成渝地區打造成為世界重要的汽車研發、制造、應用基地。

  未來,如何進一步打破行政區劃壁壘,增進產業互補、發揮“1+1>2”的優勢,也就成為兩地汽車產業急需思考的命題。

  對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與會專家也指出,重慶汽車產業具有較強的先發優勢,四川汽車產業已初具規模,兩地均具備一定發展潛力和科研實力,企業在技術研發、人才交流等領域,有來有往,各取所長。

  隨著川渝兩地汽車產業鏈彼此配套程度不斷加深,未來逐步形成集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制造、銷售、維修于一體的汽車產業體系,就將成為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從而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突破口。

  今年11月,長安汽車銷量突破20萬輛,達到219526輛,同比增長24.5%。資料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信號2:

  重視產學研結合,推動“重慶造”汽車駛向產業鏈中高端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重慶汽車產量出現大幅下降,降幅達到45%。

  就在人們擔心“重慶造”汽車何時才能恢復元氣時,重慶汽車產業從4月開始出現恢復性增長,產量產值等核心數據隨后一路攀升。

  據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重慶汽車產業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實現止跌上揚。

  疫情之后,“重慶造”中高端汽車開始競相發力——

  3月,林肯冒險家SUV在重慶下線。這是豪華汽車品牌林肯首次在美國本土以外投產。

  5月,上汽紅巖生產的重卡月銷量突破1萬輛。這一歷史性突破,進一步鞏固了上汽紅巖在全國汽車業界“工程之王”的領先優勢。

  6月,長安汽車中高端SUV長安UNI-T正式上市并熱銷,這是中國自主品牌第一款大規模量產上市的L3級自動駕駛汽車。

  ......

  在一系列中高端新品的帶動下,重慶汽車單車價值一路水漲船高,目前已突破了歷史性的10萬元大關。

  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正是重慶汽車產業持續向產業鏈中高端轉型發展的結果。

  “我國汽車自主品牌長期徘徊在汽車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中高端的汽車供給尤其是高端汽車供給明顯不足。”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質量發展研究院副教授趙亦希和研究員潘爾順,曾在一篇學術論文中這樣闡述中國汽車產業的“短板”。

  “高端汽車供給不足”——這同樣是“重慶造”汽車的短板。

  黨的十九大以來,重慶啟動了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作為本土支柱產業和傳統制造業,汽車產業經過智能化改造和不斷地技術創新,在產能升級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但仍然需要正視的是,目前,重慶汽車產業發展仍受到研發能力不足等諸多因素限制,創新升級之路任重道遠。

  在這個產業激烈變革、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時代,作為代表性工業品和的汽車,已經不能單單以產能致勝,更是要發展核心技術,以“硬核”創新力賦能產業發展新動力。

  對此,重慶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周青就在汽車年會上指出,目前重慶(汽車行業)的大型企業都有非常好的研發力量,但是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在研發力量方面仍然有所不足。

  這就要求將產-學-研-政串聯起來,為整個汽車產業打造完整的創新鏈,形成創新生態圈。

  如何串聯?

  汽車年會開辟了一條路徑——由重慶汽車工程學會與西南大學(重慶)產業技術研究院共同組建汽車摩托車專家服務隊和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創新聯盟。

  未來,這個技術創新聯盟將以汽車企業需求為抓手,整合企業、高效、科研機構的技術、專家、資金、項目等創新資源,精準聚焦企業創新需求,推動重慶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長安汽車今年實現逆勢增長。資料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信號3:

  緊盯發展前沿,探索新能源及自動駕駛未來“風口”

  本屆汽車年會上,與會專家學者普遍認為,目前,重慶新能源汽車已“漸成氣候”。

  當前,重慶智能汽車協同創新體系和多產業融合體系正在逐步形成。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萬鑫銘在年會上透露,目前重慶新能源汽車年檢試點已在積極籌備。

  該試點未來可實現線上線下協同檢測模式,通過線上大數據識別潛在高危車輛、線下高精度檢測,形成了新能源在用車專屬檢測標準,對后新能源汽車市場行業價值鏈傳遞提供了有效支撐。

  萬鑫銘認為,未來,可通過建設與提升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智能汽車相關零部件的供應鏈及核心技術,并持續豐富自動駕駛仿真測試場景庫,縮短智能汽車開發周期,不斷完善智能駕駛高級輔助系統,逐步實現智能駕駛。

  同時,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汽車年會也進行了冷靜的思考。

  小康集團首席技術官許林就一針見血地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核心在于能源與安全問題。新能源汽車技術雖有一定基礎,但在鋰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燃料電池產業化、動力總成的集成化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

  12月7日,本屆汽車年會圓滿落下帷幕。

  盛會閉幕,但年會取得的成果卻將持續轉化重慶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助推“重慶造”汽車行穩致遠。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邱小雅文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偷偷碰偷偷鲁免费视频一区 | 亚洲成年网在线观看黄 | 中文字幕AV中文字幕 | 午夜三A级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中文 | 又黄又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