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屆“冀科創新”論壇現場。魏會博攝
新華網石家莊12月8日電(魏會博)由河北省科學院主辦的第三屆“冀科創新”論壇8日在該院舉行。論壇以“營養健康與生態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北大學校長康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作學術報告。
康樂以“蝗災的奧秘”為題,介紹了他帶領團隊研究發現蝗蟲聚群成災的原因,確定4-乙烯基苯甲醚對群居型和散居型飛蝗的不同發育階段和性別都有很強的吸引力。這一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北大學校長康樂作學術報告。魏會博攝
據了解,在人類歷史上,蝗災與旱災、洪災并稱三大自然災害,在全球造成了嚴重的農業和經濟損失。康樂院士團隊的這一研究成果讓蝗災的可持續防控成為可能,備受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矚目。
該研究成果如何用于蝗災防治?康樂表示,根據此研究可以在一個集中地帶噴施4-乙烯基苯甲醚誘使蝗蟲集聚,然后再集中用飛機噴灑殺蟲劑,這樣就不需要再大范圍噴灑,既可減少環境污染,又能節省殺蟲劑的使用。同時,根據此研究設計拮抗劑,阻止蝗蟲群居、遷飛,讓蝗災不能擴散。因此,這一研究有利于維護全球的糧食安全。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任發政作學術報告。魏會博攝
任發政圍繞營養與健康的關系以及相關學科建設情況,發表題為“營養與健康學科的建設現狀”的報告。營養干預促進健康已經是國際社會共識,國外不斷加快開展營養學對健康等領域的研究。中國農業大學在國內率先開設了“營養與健康科學”這個一級交叉學科,解析生命全周期中,膳食與營養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規律。
任發政表示,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破解人類精準營養與健康領域的基礎科學難題,取得一批研究成果,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河北省科學院副院長張德強主持論壇。魏會博攝
據了解,“冀科創新”論壇由河北省科學院主辦,旨在進一步活躍學術氛圍,營造濃厚的科研環境,搭建該院與外界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平臺。前兩屆論壇分別圍繞“區塊鏈技術創新與應用”和“區域協調與河北‘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展開,受到業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