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中的軌道10號線南紀門長江大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重慶軌道交通又有四條線路有望開通了。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10日從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獲悉,預計到2021年春節前,軌道6號線支線二期和5號線南段(石橋鋪~跳磴)、環線(二郎~重慶圖書館)、1號線朝小段(朝天門至小什字)有望全線貫通運營。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重慶加快軌道交通規劃建設,全力推進城市提升行動計劃和城市軌道交通成網計劃實施,實現軌道交通日均客流量300萬乘次,日最高客流量已達387萬人次,軌道交通在公共交通體系中的骨干地位日益凸顯。
建設中的軌道10號線曾家巖大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裕錕 攝
這四條線路明年春節前有望全線貫通運營
來自市住房城鄉建委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重慶開工建設第二期建設規劃的軌道6號線支線二期、9號線、10號線二期和第三期建設規劃的軌道4號線二期、18號線、5號線北延伸段以及璧銅線等169公里線路;建成第二期建設規劃的軌道3號線北延伸段、4號線一期、5號線一期北段(大石壩~園博中心)、10號線一期、環線(重慶圖書館站~二郎站)和尖璧段等127公里線路。
預計到2021年春節前,軌道6號線支線二期和5號線南段(石橋鋪~跳磴)、環線(二郎~重慶圖書館)、1號線朝小段(朝天門至小什字)將全線貫通運營。
軌道交通三號線跨嘉陵江專用橋 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十三五’期間,我市軌道交通在建線路的建設提質提速。”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第四期建設規劃結合前三期建設規劃并深度融合新一輪城鄉總規最新成果,通過加密中心主城區軌道線網建設,加強東西槽谷內部南北走向交通聯結。據了解,第四期建設規劃共涉及8條線路、198公里,總投資約1366億元,分別為15號線、7號線一期、4號線西延伸段、6號線重慶東站延伸段、27號線、18號線渝中區延伸段、24號線一期和17號線一期,計劃兩年全開工,五年全開通。
重慶軌道交通一號線 市住房城鄉建委供圖
多項自主創新技術走在國際前列
重慶軌道交通的迅速發展,與多項自主創新技術走在國際前列密不可分。重慶軌道交通建設通過自主創新使許多技術走在了國內乃至國際的前列:建成了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領域國內第一、世界第二大跨徑的軌道交通專用斜拉橋——蔡家嘉陵江大橋;成功穿越具有“地質博物館”之稱的中梁山脈;復合式TBM在軟硬巖層中廣泛使用;建成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領域最長的山嶺隧道——六號線銅鑼山隧道;自主研發并投入運用的全新造型車體和關鍵技術集成的單軌列車等技術。
除此之外,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項目屢獲殊榮。軌道10號線一期工程榮獲2018年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自主研發成功的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的山地城市軌道車輛As型車已投入使用且運營良好等。
“隨著重慶軌道交通體系的建成與完善、跨座式單軌的運行,主城區交通擁堵問題得到明顯改善,城市價值與品質得到顯著提升,促進了重慶各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說,重慶軌道交通體系已成為一道靚麗的城市特色景觀,豐富了重慶的特色文化。(董進 實習生 楊世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