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內 > 正文

廣西:高標準增進民生福祉 高質量改善人民生活

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馬永欣發布時間:2020-12-14 16:31:45

  【原標題】高標準增進民生福祉 高質量改善人民生活 ——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引發廣大干部職工熱議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緊緊抓住民生領域突出短板和問題,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切,從多個方面提出了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一系列重大舉措。

  偉大成就鼓舞人心,宏偉藍圖催人奮進。這些新任務、新舉措,讓人民群眾對未來有了更多新期待,更激發了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熱情。

  大家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共同心聲:深入學習領會貫徹全會精神,結合自身實際主動擔當、建功有為,堅持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各項事關民生福祉的工作,在實際行動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織牢織密生命保護網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以衛生健康系統為主力軍,各地各級干部職工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織牢織密生命保護網。

  “廣西主要健康指標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健康扶貧取得決定性成效,歷史性消除了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和人員‘空白點’,全面實現貧困人口患病應治盡治。”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規劃處衛生健康監察專員吳小坤介紹。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自治區衛生健康系統干部職工紛紛表示,要繼續大力弘揚抗疫精神,繼續完善衛生健康體系,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在幸福生活的大道上越走越通暢。

  “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樹立大衛生、大健康觀念,推動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自治區衛生健康委主任廖品琥表示,全面推進健康廣西建設,就要加快建設較為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促進醫療資源均衡發展,完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建設一批高水平、研究型醫療機構和區域醫療中心,打造快速高效的急危重救治體系。同時加快健全“一老一小”、婦幼健康、職業病防治、食品安全、精神衛生等健康服務體系。力爭到2025年,“預防為主”的方針全面落實,“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斷完善,公共衛生體系不斷強大,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全民衛生健康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實現人人享有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廣西建設,將給我區中醫藥壯瑤醫藥傳承振興發展帶來重大發展機遇。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姚春表示,將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主線,通過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建設,大力發展中醫藥養生保健服務等,力爭到2025年,中醫藥醫療、保健、科研、教育、產業、文化、開放發展等各領域協調發展進入新階段,加快實現中醫藥民族醫藥強區目標。

  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為此,自治區黨委“十四五”規劃建議在就業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舉措。

  面對新時代新發展過程中提出的新要求,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處長蔡玉梅表示,將以問題為導向,主動適應發展需要,主動提出改革措施,發揮事業單位的人才優勢和服務優勢,積極引導各類人才就業。與此同時,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繼續深入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提升群眾辦事便利度,打造無縫隙、有溫度的人社服務體系。

  據自治區社保中心主任羅俊鑫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社保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社保“減免緩”政策。截至10月,全區基本養老、失業、工傷3項社會保險共為企業減免社保費160.68億元,緩繳社保費27.35億元,確保了市場主體穩定。今年,全區共支付失業補助金14.13萬人、金額1.47億元,發放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2.43萬人、發放金額0.36億元,有力保障了民生。

  全會提出的社會保障工作新舉措讓大家深感責任重大。“當前,我們正全面梳理盤點,提前謀篇布局。一是持續抓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二是落實各項社會保險政策,維護參保人合法權益;三是持續抓好全民參保擴面工作,努力提高參保率;四是抓好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工作,推動實現全國統籌。”羅俊鑫表示。

  不斷強化醫療保障,也就是在筑牢民生底線,增進民生福祉。自治區醫療保障局局長王忠平表示,我區醫療保障部門將以公平醫保、法治醫保、高效醫保、智慧醫保、滿意醫保為發展目標,通過堅持基本醫療保障依法覆蓋全民,完善公平適度的待遇保障機制,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維護醫保基金安全,建立科學合理的醫藥價格形成機制等發展方向,不斷提升醫療保障能力,為保障和改善民生貢獻醫保的力量。

  “全會提出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為我們做好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遵循。”自治區民政廳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要健全完善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進一步兜牢民生底線。進一步完善低保家庭、特困人員認定辦法,制定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貧困家庭認定辦法,分層分類做好社會救助,形成完善的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機制,著力構建起以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專項救助為支撐,急難救助為輔助,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分層分類的梯度救助制度體系。

  提升人民獲得感、幸福感

  高質量改善人民生活,就要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十三五”期間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作,從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著手,不斷提升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12月12日,大化瑤族自治縣六也鄉弄茶村88戶村民代表集聚村湖羊養殖示范基地,領取湖羊養殖每戶分紅600元。“這是我首次拿到分紅,平時還可以在養殖場做工掙錢。”通過聯建聯養方式脫貧的蒙善仁高興地說。

  “我們通過多戶合作聯建、共管輪值聯養、效益分配聯想的模式,解決了一大批缺勞力、缺技術貧困戶的增收問題。”大化瑤族自治縣委書記楊龍文表示,大化將堅持“四個不摘”,持續深化聯建聯養等模式,穩定群眾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群眾政策收益感、組織關懷感,增強幸福感。

  “針對群眾反映突出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河池市正在推進的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方式改革,將大大減輕患者負擔。”河池市醫保局局長羅寶益介紹,該項改革促使醫院優化治療方案,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支出、提高了診治效率。

  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重點任務工作中,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則把鄉村風貌提升作為重要抓手。該局計劃部主任張文良表示,將繼續聚焦電力行業扶貧以及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重點任務落實落地,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強可靠的電力保障。

  “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的順利召開,為廣西謀劃了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方向。作為扶貧干部,我們將認真落實全會精神,保持投入力度總體穩定,接續推進已脫貧地區發展。”自治區扶貧辦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楊宏博表示,“十三五”期間,經過持續攻堅,全區63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清零、537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5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區將加快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扎實鞏固脫貧成果,積極銜接鄉村振興,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努力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記者 梁瑩 羅琦 廖志榮 廖慶凌 藍永前 王艷群 通訊員 蘇鵬霽)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尤物 |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 | 亚洲福利高清久久 | 制服丝袜在线观看亚洲不卡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拍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