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領事官員參觀丹景臺“城市之眼”
今年9月27日,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迎來“穿過龍泉山”的歷史性時刻,標志著成都軌道交通線路首次聯通東部新區。當天,許多市民乘坐地鐵去了一趟東部新區,他們想看看,那個歷時3年、從無到有的東部新區,究竟長什么樣?
半個小時后,面前的景象令人咋舌:走出三岔地鐵站,迎面是恢弘的東部新區市民中心,工作人員和企業代表忙碌地進進出出;隔條街便是3.2萬平方米的國際空港新城企業總部項目,棟棟辦公小樓疏朗地布局在綠地之中;遠處有公寓樓在山色間掩映,那是即將完工的藍綢帶社區。到處都是腳手架和繁忙的車流,到處都是新生的建筑和新來的人。
18號線的通車,仿佛將人帶進了一條“時空隧道”——把2017年成都謀劃的“東進”藍圖帶進現實,照見未來。“十三五”時期,成都開啟“跨越龍泉山”的千年之變,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將東部新區規劃建設成為一座宜居宜業的“未來之城”。開啟“十四五”,成都東部新區無疑令人寄托更多的期待。
三年謀劃
“跳出”盆地生長的百年大計
三岔街道板橋村的村民周大哥,在這三年里日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他從繁重的農活中走出來,過上了領工資、有社保的生活。而每天工作的地方,過去是連綿的山丘。“這邊山多田不多,我以前就在山上種柑橘,掙不了兩個錢,”周大哥回憶說,山里的晚上總是黑漆漆的一片,后來逐漸星星點點。村民搬進了樓房里,山丘平整為路面,還有許多從沒聽說過的新鮮事物也來了,孵化器、企業總部、奧體公園……對他來說,以前,成都是山的那頭;現在,成都就在腳下。
幾千年來,成都始終在龍泉山脈與龍門山脈之間、在岷江與沱江交匯的沖積平原上延續拓展。“兩山環抱”的地理格局是護城的搖籃,卻也讓工業化時代的資源約束、環保問題更加凸顯,讓成都城市發展的天花板更快到來。
2017年7月,成都首提“東進”戰略,跨越龍泉山,圈層格局被打破。這是成都“跳出”盆地發展的百年大計,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將成為一座宜居宜業的“未來之城”。
三年里,96名院士和國際國內專家團隊領銜,3500多名國際國內設計人員參與,經過5輪規劃,才完成了新區的整體規劃。從2017年5月開始,“東進”區域地質勘測、總體戰略研究和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專項規劃編制一一展開。過程中學習了雄安新區、浦東新區、前海新區等地的規劃理念,也邀請了“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團隊、同濟大學李曉江團隊等頂級專家團隊。
2020年5月,成都東部新區掛牌成立,再次為“東進”標記階段性注腳。它的亮相,讓外界明白了為何會用三年時間來落筆。
729平方公里的規劃面積上,“人、城、產”的發展模式替代“產、城、人”的模式。這里按人口規模將新城內的公共配套、公共服務用地規模進行“鎖死”,而后隨著人口規模和城市的發展再進行分步分批建設。也就是說,它將不會再重蹈“大城市病”的覆轍,在這里,人是核心。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指出,成都東部新區從過去“城市中建公園”轉變為“公園中建城市”,實現城市空間與生態空間無邊界融合,這一模式將吸引年輕、高素質的人群進入東部新區。“他們要詩意的棲居,哪里有高品質的生活就會選擇留在哪里。”在李曉江看來,東部新區將為年輕人提供詩意棲居的可能。
大干快上
“未來之城”的無限可能
“我們用三年時間基本確定東部新區空間規劃,下一階段的工作是大干快上、成型成勢,像當年的深圳特區那樣!”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書記張瑛曾在今年7月這樣憧憬。
東部新區掛牌半年以來,大干快上成為這里的亮眼風景,每個月都有新變化、新呈現。6月16日,天府國際機場首條跑道全線貫通;7月16日,成都東部集團完成工商注冊登記;8月31日,成都東部新區與成都石室中學、成都七中簽訂合作辦學協議;9月27日,直達成都東部新區的地鐵18號線開通;9月29日,成都東部新區與四川大學、成都興城集團簽約共建成都健康醫學中心(未來醫學城);9月30日,202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選址成都東部新區;10月27日,《關于支持成都東部新區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未來之城的意見》發布……一個個項目在東部新區呈現,帶動城市成型成勢;一個個好消息傳來,宣告東部新區正朝著未來之城闊步邁進。
成績背后,是東部新區干事創業的熱潮。蔡波是東部新區管委會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每天早上,他和同事們要乘坐一個多小時的班車才能抵達上班地點,“穿山上班”是他們的日常。剛開始來到東部新區時,沒有地鐵、沒有公交,只能在三岔湖旁的一棟舊樓里臨時辦公。開會、調研、拉練、下鄉,蔡波和同事們常常忙到晚上七八點才能下班。在項目攻堅等重要時刻,忙到凌晨也是常事。
看到東部新區的變化,蔡波能感到油然而生的參與感和自豪感。
在12月10日成都東部新區項目“競進拉練”活動上,丹溪大道、藍綢帶社區、成都體育學院整體遷建(一期)項目、未來醫學城、機場北片區道路及綜合管廊等重大項目,亮出了最新進展。
本月,隨著天府國際機場校飛的完成,試飛也提上了日程。天府國際機場試飛計劃本月下旬開始,川航、國航、東航等航空公司將參與試飛。
東部新區有了越來越多“新人”的到來,不僅有建設方和當地的村民,還有落地的企業、來視察的國內外專家,以及來“考察”工作環境的年輕人。
“精筑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東部新區秉持的營城理念,目前已全面進入建設階段。
當前,國家正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都向東、重慶向西的相向發展已然成勢。
成都加快“東進”步伐,將以點連軸推動成渝相向發展,支撐國家戰略意圖實現。“成都東進需要一個國家級新區的載體架構,通過設立省級東部新區,為將來爭創國家級新區做好準備。”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委員、總經濟師王正丹說。
這,或許將是“十四五”留給成都東部新區的又一個新機遇。(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