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內 > 正文

從單向幫扶到互利共贏 魯渝扶貧協作十年交出優秀答卷

來源:重慶日報編輯:郭晨霞發布時間:2020-12-15 19:11:35

  山東威海市參與援建的云陽縣盤龍街道三峽陽菊基地擴展項目,陽菊喜獲豐收。(重慶市扶貧辦供圖)

  重慶萬重山,可是再高的山,也擋不住山東省千里馳援的濃濃真情。

  千里扶貧路,可是再遠的路,也割不斷兩地人民一家親的深深牽掛。

  一個在東、一個在西,相隔數千里,卻因對口支援三峽庫區而緊密聯系。2010年12月13日,乘著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東風,兩地攜手,開創出優勢互補、長期合作、聚焦扶貧、實現共贏的新局面。

  十載歲月,“魯渝有約”戰貧困、“山盟海誓”話合作——魯渝兩省市展開了一場千里之外、跨越東西的傾情幫扶,譜寫了一曲先富幫后富、攜手奔小康的奮進壯歌,在共和國脫貧攻堅史冊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投入更大 重心更準 領域更全

  緊隨中國脫貧攻堅的進程和部署,“魯渝有約”出現了這些可喜的變化

  這10年,東西部扶貧協作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12月7日,市扶貧辦社會扶貧處處長劉建元拿出了一張清單——2010年以前,東西部扶貧協作財政援助我市資金1.73億元,2010年至2020年總計24.2億元,其中今年7.17億元;項目方面,10年來魯渝扶貧協作實施1770個項目,是2010年前的13倍多;企業方面,2010年以前,到我市貧困地區投資興業的企業僅3家,而這10年多達121家。

  劉建元清晰地記得,10年前,山東與重慶締結東西部扶貧協議時約定,山東14個地市結對幫扶重慶14個國家級貧困區縣,每年財政幫扶資金不少于300萬元。

  在當時,這種“輸血式”扶貧雖是不得已而為之,卻行之有效。這一階段后,魯渝扶貧協作進入到“輸血”與“造血”并重階段。

  “不僅要看出了多少錢、派了多少人、給了多少支持,更要看脫貧的實際成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明確要求,是衡量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要標尺。

  看成效,一把尺子量到底。

  得益于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幾年前,城口縣北屏鄉松柏村村民們搬到了山下,留下20余座無人居住的老房子。今年,在掛職城口縣副縣長的山東干部李建成牽線搭橋下,一支來自山東臨沂的創客團隊走進大巴山,讓廢棄老木屋煥發了生機。

  劃重點,聚焦最后硬骨頭。

  重慶脫貧的硬骨頭在哪?彭水縣是其中之一。初冬,該縣保家鎮5000多畝白茶基地里,務工群眾穿梭忙碌,這是山東省聊城市和彭水縣共同打造的魯渝協作(白茶)項目。“我在這里做些輕松活兒,每個月有1400元收入。”70歲的村民高紹云一邊鋤草,一邊笑呵呵地說。

  再深化,結對幫扶心更近。

  魯渝“親戚”越結越多——除14個地市結對幫扶重慶貧困縣之外,山東還有上百個鄉鎮、154家企業、163所學校、88家醫院加入“魯渝協作大家庭”,累計結成攜手奔小康對子650對。

  脫貧攻堅,越到最后越要繃緊弦、加把勁。

  今年,山東支援我市的資金投入已超8.7億元,繼續保持較大幅度增長。“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大家都在過緊日子,但山東對口幫扶重慶的資金只增不減。”掛職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改委副主任、市扶貧辦副主任的山東干部趙鋒說。

  產品賣了 身體好了 工作穩了

  結合群眾所急所盼,“魯渝有約”在“兩不愁三保障”等方面取得突破

  2019年以來,魯渝扶貧協作工作重心向“兩不愁三保障”傾斜。

  不愁吃、不愁穿,關鍵還要靠產業。前不久,記者走進酉陽縣黑水鎮大泉村,上百畝稻田映入眼簾。一位村民從稻田中撈起一個網籠,里面有十幾只大閘蟹。這個山東東營對口幫扶的重點產業項目,讓黃河口大閘蟹跨越千里,在酉陽繁衍生息。“每畝年利潤按1.4萬元計算,農戶可分紅1400元,再加上550元的土地租金,每畝年收益就有1950元。”大閘蟹養殖戶彭仕兵說。

  產業發展起來后,如何讓產品賣得出、賣得遠、賣得好,消費扶貧就是“下半篇文章”。

  眼下正值奉節臍橙上市初期,12月6日,萬噸奉節臍橙進山東活動在青島正式啟動,預示著新一輪消費扶貧拉開了帷幕。奉節還同青島東方鼎信國際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簽訂了1.8萬噸的奉節臍橙銷售合作協議,同時進一步深化與濟南堤口果品批發市場合作,有效實現了品牌資源和市場空間的整合。

  “這樣揉一揉,舒服多了……”農歷大雪,在武隆區中醫院小兒推拿特色門診,正在接受推拿治療的患者家長,笑著與濟南市支醫專家王錫交流感受。據了解,為提升重慶貧困區縣醫療技術水平,山東省先后派出1000余名醫療專家在我市武陵山區、秦巴山區開展“組團式”醫療幫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貧困戶外出務工受到沖擊。酉陽縣龍潭鎮丹泉村村民冉俊松一家愁眉不展時,縣人社部門工作人員上門為其辦理赴山東工作事宜。3月底,冉俊松和另外77名貧困戶一起坐上了前往山東的專車。

  現行脫貧任務完成后,如何幫一把、送一程,讓脫貧成效立得起、穩得住?

  武隆區堰塘村毗鄰天生三硚、龍水峽地縫、仙女山等知名景區,卻一度是個貧困村。給資金、出點子、打通翻山路、扮靚村里景、民房變民宿……濟南市幫扶工作人員“借力使力”,把周邊景區旅游人氣引過來。今年國慶小長假,貧困戶陳建斌的農家樂進賬3萬元,他盤算要擴建:“騰出原來的廚房,可以多接5桌客人。”

  出臺政策 建立基地 拓展市場

  從單向幫扶到互利共贏,“魯渝有約”讓山東也收獲良多

  協作是兩個地區在要素稟賦等各個方面的取長補短,要實現雙贏,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扶貧。

  在重慶市發改委掛職的山東干部宋海明看來,產業扶貧,既要讓企業家獲利,也要幫助當地民眾脫貧致富,否則就沒有持續性和生命力。

  正因如此,重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引進的山東企業,給予不同程度的項目補貼;山東省籍居民到貧困區縣景區旅游,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可享受景區門票優惠。此外,魯渝兩地還達成協議,對扶貧協作重點領域和山東企業在渝開展扶貧協作項目提供綜合金融服務。

  以政策為指揮棒,魯渝東西部扶貧協作逐步由剛起步時東部單向幫扶西部,拓展為在對口幫扶框架下東西部雙向互動、共同發展、實現共贏。

  “重慶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充足的勞動資源、廣闊的土地資源,這對企業來說就是商機。”山東金秋農牧公司董事長賈正國告訴記者,借魯渝扶貧協作之機,公司打開了重慶和西南市場,在萬州建立起了蘆花雞繁育基地,目前已有種雞兩萬余只,年出欄量100多萬只。

  “第一期投入830萬元,其中項目補貼資金就有380萬元。”賈正國說,重慶山地多,適合雞散養,且有消費市場,他對這個項目信心十足,預計明年的出欄量能達到500萬只以上。

  這幾天,滕州恒裕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恒濤正準備到豐都發放種薯。滕州是中國著名的馬鈴薯之鄉,借助魯渝扶貧協作的機遇,公司僅用兩年便在豐都發展起兩萬畝脫毒馬鈴薯,準備3年內擴大到10萬畝。

  過去兩年,魯渝兩地文旅部門策劃的“十萬山東人游重慶”活動在旅游業界風生水起,山東旅游風向標旅游聯盟秘書長王新兵看到了市場契機,借機把業務做得順風順水,“重慶有大山大河,山東有大海和孔孟,兩地互游是一片新‘藍海’。”最近,王新兵接連送了三批山東游客到重慶巫山看紅葉、游三峽,又抓緊策劃重慶人游山東的相關活動,忙得不可開交。

  “如果說過去扶貧協作是東部‘幫扶’西部的色彩較濃,那么今天雙方外部與內部條件都已發生變化,我們要站在新的平臺,用新的理念去思考,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來引領合作的大方向。”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產業對接 勞務合作 志智雙扶

  “魯渝有約”工作創造出的這些亮點,成為國家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寶貴經驗

  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實現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舉措。

  近年來,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魯渝扶貧的內涵不斷豐富,外延不斷擴大。

  數據最有說服力:

  10年間,兩地黨政領導同志進行了15次互訪并召開高層聯席會議,14個區縣黨委、政府和15個市級相關部門每年均赴山東調研對接,合力推動魯渝全方位合作;

  10年間,山東累計向重慶投入財政援助幫扶資金24.2億元,實施援建項目1770個,動員社會力量捐款(含捐物折款)近4億元。

  10年間,山東與重慶大力實施消費扶貧行動,重慶市14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區縣認定扶貧產品7095個,價值170億元以上,覆蓋帶動貧困人口30萬余人。

  ……

  目前,重慶已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現行標準下全市累計動態識別的185.1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4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區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3832元;“十三五”期間,18個貧困區縣GDP年均增速為8.2%。

  對魯渝扶貧協作,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給予了充分肯定,在2019年度國家脫貧攻堅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中,山東和重慶均位列“好”等次。

  相知無遠近,千里夢同心。展望未來,魯渝扶貧協作將向魯渝全面合作拓展,攜手奮進新時代,續寫發展新輝煌!首席記者 顏安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电影手机在线播放 | 日韩a∨中文字幕在线电影吧 |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 尤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又黄又爽免费国产视频 | 日本精品第一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