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國內 > 正文

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落實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精神系列綜述之五

來源:新華社發布時間:2024-05-16 08:29:56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題: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落實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精神系列綜述之五

  新華社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4月23日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時強調,要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西部各省份要切實做好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這篇大文章,促進城鄉之間良性互動、融合發展,為新時代形成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貢獻力量。

  工人在甘肅臨夏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玫瑰工廠包裝玫瑰(2023年8月15日攝)。新華社發

  以縣域為抓手促進城鄉融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培育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游名縣,促進農民群眾就近就業增收,因地制宜推進城鎮化進程。

  縣域是樞紐,一頭連著城市,一頭連著鄉村,是構建新型城鄉關系,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的關鍵一環。

  重慶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萬凌霄表示,加快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要將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支點,從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多方面協同發力,提升縣城產業承載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

  在重慶市巫溪縣大寧河畔,游客和市民在品嘗巫溪烤魚(2023年6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縣域強不強,關鍵看產業。

  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實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支持西部地區建設陜西陜茶、重慶檸檬、貴州中藥材等96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陜西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談潤卿說,各地結合地域資源優勢打造強縣特色產業,不僅為縣級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還將促進周邊農民群眾就近就業增收,成為富民產業。

  如今,在西部地區,越來越多縣域特色產業正在造福當地百姓:甘肅臨夏市的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日產鮮花18萬枝走出國門,帶動當地就業;重慶巫溪縣的烤魚文化讓當地烤魚店鋪生意更加紅火;總人口只有4萬多人的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迎來旅游熱,當地居民依靠民宿和農家樂吃上了“旅游飯”……

  但也要看到,截至去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16%,整體城鎮化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建設潛力巨大。

  “要圍繞讓進城的進得順心,讓留在農村的生活舒心,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一體設計、一并推進,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說。

  四川涼山州鹽源縣藤橋鄉麻柳村的通村硬化路和路旁的新居(2019年8月1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持力度,建立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常態化幫扶機制,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

  放眼全國,從產業振興到發展特色文旅,東西部協作的實踐正在展開:

  貴州省正安縣借助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幫扶力量,全面提升吉他產業發展水平;陜西省石泉縣與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發揮“鎏金銅蠶”資源優勢,將絲織品制造與特色旅游相結合;四川省屏山縣與浙江省嘉興市共建浙川紡織產業示范園,深挖“一塊布”的潛力……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走深走實,產業是抓手,生活是落點。”甘肅省白銀市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李猛說,得益于國家政策及資金支持,過去3年當地幫助近60%的監測對象消除了返貧風險,其余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均落實幫扶舉措。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群眾穩崗就業,2023年白銀市農村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超8%,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穩定增長,增幅超過農村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認為,目前,我國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不充分難匹配問題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更要統籌各方力量,強化協作配合,統籌考慮城鄉發展,找到有效突破口。

  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模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文猛認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不能脫離實際搞“一刀切”,要在更廣闊的區域范圍內,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

  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城內蘆河一角(2023年8月20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張嵐 攝)

  夯實城鄉發展根基,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糧食安全是根基,基層治理是著力點。此次座談會進一步作出部署,著力夯實城鄉發展根基。

  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糧食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扛好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責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貢獻。

  陜西省漢中市留壩縣紫柏街道小留壩村的民宿(2023年7月24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在陜西,榆林市已建成5個萬畝谷子示范區、12個千畝以上高產攻關田,全市小米、高粱、蕎麥等雜糧全產業鏈總產值突破50億元。

  “榆林擁有耕地1400多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雜糧為主。”榆林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許君說,“伴隨生態治理和科技進步,土地廣袤的榆林正在成為陜西乃至西北地區‘新糧倉’。”

  座談會上,總書記還圍繞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基層治理體系等作出部署,為激發鄉村治理高效能、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指明方向。

  四川、廣西、寧夏、青海等地多次對農村移風易俗專項治理提出工作要求;

  內蒙古通遼市、青海海東市、四川涼山州等地制定地方性法規,明確各有關部門和縣區推進移風易俗的法律責任;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境內拍攝的村莊景色(2021年8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強治理隊伍、規范管理辦法、構建立體網格”為基層治理主線,夯實牧區社會治理根基,探索構建牧區鄉村治理新格局……

  “黨建聚合力,創新促發展。”中國鄉村振興發展中心主任黃承偉認為,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未來要不斷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在持續釋放鄉村發展潛力中更好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征程上,西部地區發展前景廣闊。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西部城鄉和區域融合發展,必將為我國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 | 在线不卡国产午夜电影 | 亚洲日韩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 日韩国际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中文宇幕无敌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