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彭揚、韓宋輝
今年上半年,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超430萬億元、廣義貨幣(M2)余額超330萬億元、新增貸款近13萬億元……為經濟回升向好營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加大對“五篇大文章”領域的支持力度
“我們自主研發的技術,將農林廢棄物制成了具有高附加值的活性炭,還利用循環產業鏈將熱能綜合利用率提升了30%。”公司董事長許文顯介紹,在建行提供的7000多萬元綠色信貸支持下,公司加速高端產品國產化進程,正努力成為新材料產業領跑者。
在浙江湖州,農行2.5億元綠色貸款支持下,浙江鴻昌鋁業有限公司的全自動鋁業生產線正加速建設;在江西景德鎮,工行400萬元普惠貸款幫扶下,景德鎮市貝漢美陶瓷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品陸續銷往全國;在四川南充,中行1700萬元普惠貸款助力下,四川省南充蠶具研究有限公司新采購了一批生產機具用于轉型發展……金融活水潤澤,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創新動力。
“我們優化資金供給結構,全面加大對‘五篇大文章’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今年上半年建行新增科技金融貸款超7000億元,精準服務科創主體。”中國建設銀行公司部相關負責人韓婧說。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閆先東介紹,今年以來,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貸款呈現“總量增長、覆蓋面擴大”的特點。5月末,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領域的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2%、27.4%、11.2%、38%和9.5%,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在洛軸集團的智能工廠,從自動化生產線上走下的軸承,將走入航空航天、工程機械、風力發電等領域,助力大國重器“上天入地”。
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今年以來,先進制造、科技創新、民營經濟等重點領域信貸投放增長較快,助推傳統企業破繭成蝶、重煥新生。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持續為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和科技新興產業賦能添力。
今年5月,債券市場“科技板”啟航,截至6月末已有288家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約6000億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曹媛媛說,這項創新性舉措既促進了新興和未來產業培育發展,也為傳統產業運用新技術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向楠表示,引導金融資源流向高新技術等關鍵領域,是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科技金融相關政策落地見效,將助推形成“科技驅動、金融賦能、產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浙江義烏西門老街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施工,西門老街歷史文化開發項目推進如火如荼。
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政策是金融促消費的諸多政策之一。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等6部門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指導意見》,推出19條重點舉措;多家銀行圍繞擴大商品消費、發展服務消費和培育新型消費等推出行動方案……金融系統正協同發力,為激活消費市場注入更多動能。
穩定且精準的金融支持,是促消費、擴內需的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6月末,制造業和基礎設施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8.7%和7.4%,成為新增貸款投向的重點領域。5月新發放的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去年同期下降0.66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表示,下階段將把握好政策實施的力度和節奏,更好地推動擴大國內需求、穩定社會預期、激發市場活力。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也在近日提出,將加強有效投資融資保障,更好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
<p style="margin: 0px 0px 20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justify;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xhw-pzh,="" "lanting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microsoft="" yahei",="" 微軟雅黑,="" stheitisc-light,="" simsun,="" 宋體,="" "wenquanyi="" zen="" hei",="" micro=""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穩”有支撐,“進”有動力。在金融活水的持續潤澤下,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步履更加堅實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