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9月10日電 題:“6個高考志愿,5個填了師范”
新華社記者謝佼
9月9日晚,四川德陽女孩張春燕給資助她的退休老師李義陽打通了電話。今年張春燕考上了內江師范學院,她告訴李爺爺,自己軍訓很出色。
8年前,讀小學五年級的貧困學生張春燕身高剛超過1米,素不相識的李義陽夫婦牽起她的手,將800元錢放在她手里,囑咐她好好學習。慢慢地,每年資助金額從800元變成了上千元。張春燕今年考上大學后,李家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1000元……如今,小春燕個頭長到了一米六,李爺爺的腰已不再挺拔。
李義陽是德陽市旌陽區一位老鄉村教師,今年67歲,退休后住在德陽市一棟1998年建成的老樓里。
“存不下錢啊。”李老先生說,“我看不得有學生讀不了書!”
李義陽家連著5代人當老師。李義陽剛參加工作時,在旌陽區景福中學任畢業班班主任。這是一所農村初中,班里孩子數學成績差,他就每天義務給學生補數學課,常常補到天黑后,孩子們再結隊回家。
惡補了一個學期,中考時,班里數學平均成績從13分增加到78分。50多名孩子中,有26名考上了當時的省重點中學。而在當時,農村初中一般只有兩三名孩子能考上高中。
李義陽感到自己的汗水沒有白流。
幾十年來,他的家里一直都有吃飯借宿的孩子。20世紀80年代,一名姓盛的學生入學。看到學生穿著長衫,打著赤腳,衣服補丁壓補丁,已升任校長的李義陽支持班主任的建議,做出了減免這名學生生活費、住宿費的決定。
還有一次,開學時李義陽發現有一名孩子沒來報到,家訪時才發現,這個孩子的家失火被燒得精光。他與幾位老師商量,每人從400元工資里摳出50元,資助孩子讀書。這個孩子后來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學。
李義陽的妻子林道榮也曾是一名農村初中教師,在多所學校當過初中班主任,被學生稱為“媽媽班主任”。夫妻倆一輩子直接幫助過數十名學生,周末常會多做飯、多煮肉,讓來家的學生們改善生活。退休后,他們又資助了張春燕。李義陽說,等張春燕大學畢業,他們還希望繼續幫助困難學生。
“世界上有些職業不能去想掙錢,當老師就是其中之一。看著學生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最快樂。”李義陽說。
“今年高考,6個高考志愿,有5個填了師范。”張春燕說,自己的教師第一課,已經跟李爺爺學了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