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社會 > 正文

小小筆尖里的研發故事

來源:新華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19-09-16 08:19:21

  新華社記者趙東輝、陳忠華、魏飚

  一個1噸多重的鋼錠,經過50多道工序的錘煉,加工成了直徑只有2.3毫米的筆尖用鋼,實現了一塊鋼的完美“塑形”,可以制成約300多萬個圓珠筆頭。

  滴水折射太陽。小小筆尖里的研發故事,是全球不銹鋼產業“巨頭”——太原鋼鐵集團公司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

  小小圓珠筆,吐墨書寫,行云流水。筆尖看似簡單,技術卻很難。

  中國有約3000家制筆企業、20多萬從業人員,但生產的圓珠筆沒有一支用的是“中國筆尖”,每年生產的三四百億支圓珠筆筆尖上的球座體全部依賴進口。

  基于此,有人發起“筆尖之問”:泱泱鋼鐵大國,為什么產不出屬于自己的小小筆尖?

  時間回溯到8年前。2011年,太鋼與國內相關科研院所和制筆企業一起承擔了國家級科研項目“制筆行業關鍵材料及制備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太鋼技術中心高級工程師王輝綿擔綱筆尖鋼材料研發負責人。

  大學畢業后就從事技術工作,王輝綿和鋼鐵打了30年的交道。剛接到任務,他和團隊成員怎么也無法將粗笨的鋼鐵與小小的筆尖聯系起來。

  “當時我國可以生產筆尖的球珠,但卡住球珠的球珠座卻一直研制不出來。”王輝綿說,這個球珠座看似簡單,里面結構卻很復雜,筆尖里面有5條引導墨水的溝槽,加工精度都得達到千分之一毫米。而筆尖的開口厚度不到0.1毫米,需要恰到好處地卡住球珠,保證球珠筆頭能在不同角度,連續書寫800米以上。

  團隊成員車德會博士介紹說,“筆尖鋼”的正式叫法是易切削不銹鋼,這種鋼既要能被加工設備“削鐵如泥”,同時又不能“軟爛如泥”。能否生產出合格的易切削不銹鋼,微量特殊元素的最佳配比及精準添加是關鍵。但這項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壟斷,屬于他們的絕對機密。

  “沒有參考借鑒,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太鋼技術中心不銹鋼二室主任張威說。筆尖鋼的研發就是一個不斷攻堅的過程。幾年來,研發團隊一直在苦心琢磨。一爐鋼報廢了,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他們都會深入到生產一線,一個個疑點仔細核查,一個個細節緊緊盯住。

  生活和生產,往往會相通。一個偶然的機會,“和面”的場景讓王輝綿突發靈感,從而一舉破解了長期困擾他們的配方難題。

  在王輝綿眼里,鋼水配比就好比“和面”,“面”要想和得軟硬適中,就要加入“新料”。鋼水里要加入微量元素“添加劑”,只要控制好配比,就能生產出融合均勻的“筆尖鋼”。

  從幾百公斤的煉爐實驗,到一兩噸規模的小爐子,再到45噸和90噸的大爐子……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9月,太鋼宣布成功研發出可供應市場的筆尖鋼材料,走出了一條不同于國外企業的技術路線。

  太鋼的筆尖鋼投入市場后,國外筆尖鋼價格應聲而降,從每噸12萬元一下子降到了9萬元。剛開始,一些企業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訂購了幾十公斤,經過三個月生產周期,發現沒問題后繼續訂購。而技術團隊也沒有閑著,他們跑加工車間,聽市場反饋,遇到問題不斷改進完善。

  “筆尖鋼全球需求穩定,我們的銷量從最初的幾十、幾百公斤,增加到了幾十噸。隨著穩定性的不斷提高,今年國內市場占有率有望達到5%左右,明年的目標是20%。”王輝綿說。

  3年來,從填補國內空白到制定相關標準,再到成功研發新一代環保型新品,太鋼筆尖鋼走出了一條自主研發、具有低成本優勢的創新之路,合作用戶已涵蓋80%以上的國內不銹鋼筆尖專業生產企業。

  筆尖鋼的故事,正是太鋼人堅持“聞新則喜、聞新則動、以新制勝”理念的生動寫照。

  太鋼董事長高祥明說:“發揚筆尖鋼攻堅精神,太鋼持續研制了‘手撕鋼’、高鐵用鋼、核電用鋼、高端碳纖維等一大批‘高精尖特’產品,創新已成為企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本久久久免费精品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日本人成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日韩欧美t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一本在线免费看现频 | 免费在线观看网站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