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10月7日電(記者顧煜)國慶假期進入尾聲,當很多人結束旅程與家人踏上歸途時,有著“死亡之海”之稱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不少身著紅色工服的石油工人早已于晨光熹微之時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之中。
“今天儀器顯示都正常不?”進入生產運行指揮室,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塔中油氣開發部第一聯合站工藝工程師趙潤福的眼睛就一直盯在大屏幕上,仔細查看每一個數據和裝置運行情況,生怕漏掉一個數據。
趙潤福所在的塔中油氣開發部,承擔著我國第一個現代化沙漠整裝油田——塔中油田的油氣勘探開發生產任務。經過多年努力,塔中油氣開發部目前已建成三座綜合大型聯合站,工藝水平國內領先,為沙漠腹地油氣生產的“心臟”裝配了動力強勁的“起搏器”,而趙潤福就是這些裝置的守護者之一。
“平常就要小心,國慶假期更不能馬虎。”完成數據檢查、查看當日報告等一系列工作后,趙潤福開始巡檢設備。10月本該輪休的他,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只能每天晚上通過手機和家人見上一面。“最近一個新建的注氣注烴項目準備投產,自己不盯著不放心。”
在距離塔中油氣開發部不遠的中國石化西北油田順北油氣田,今年成了年產百萬噸油氣當量的能源新陣地。雖是假期,但在順北油氣田最為偏遠的順北5拉油站,長期駐守這里的10名采油工人像以往一樣克服艱苦的環境,巡邏維護著西北油田平均井筒最深、產量最高的油氣井,晝夜奮戰。
“現在我們一個站每天要拉運15車約370噸原油。”順北5拉油站站長王義成說,這個假期每天最后一趟車裝完基本都在晚上11點以后,“雖然累,但一想起不斷高產的原油數據,能為國家做點貢獻,心里還是挺美的。”
目前,順北油氣田探明儲量6437萬噸,共有采油井39口,大漠腹地還有許多不知姓名的守護者,他們構成國慶假期一道堅固的安全生產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