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拍攝的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雙孢菇基地培育的姬松茸。 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于2018年引入雙孢菇基地,主要從事雙孢菇等食用菌育種、發酵、種植、加工與銷售。智能化種植大棚可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通過租金分紅、設立公益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80余戶貧困戶脫貧,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新華社發(徐凱鑫 攝)

11月13日,在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雙孢菇基地,員工給雙孢菇澆水。 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于2018年引入雙孢菇基地,主要從事雙孢菇等食用菌育種、發酵、種植、加工與銷售。智能化種植大棚可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通過租金分紅、設立公益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80余戶貧困戶脫貧,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新華社發(徐凱鑫 攝)

11月13日,在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雙孢菇基地,員工采摘雙孢菇。 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于2018年引入雙孢菇基地,主要從事雙孢菇等食用菌育種、發酵、種植、加工與銷售。智能化種植大棚可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通過租金分紅、設立公益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80余戶貧困戶脫貧,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新華社發(徐凱鑫 攝)

11月13日,在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雙孢菇基地,兩名員工采摘雙孢菇。 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于2018年引入雙孢菇基地,主要從事雙孢菇等食用菌育種、發酵、種植、加工與銷售。智能化種植大棚可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通過租金分紅、設立公益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80余戶貧困戶脫貧,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新華社發(徐凱鑫 攝)

11月13日,在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雙孢菇基地,員工為雙孢菇去根。 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于2018年引入雙孢菇基地,主要從事雙孢菇等食用菌育種、發酵、種植、加工與銷售。智能化種植大棚可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通過租金分紅、設立公益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80余戶貧困戶脫貧,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新華社發(徐凱鑫 攝)

11月13日,在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雙孢菇基地,員工整理已裝箱的雙孢菇。 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于2018年引入雙孢菇基地,主要從事雙孢菇等食用菌育種、發酵、種植、加工與銷售。智能化種植大棚可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通過租金分紅、設立公益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80余戶貧困戶脫貧,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新華社發(徐凱鑫 攝)

11月13日拍攝的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雙孢菇基地智能化種植大棚。 黑龍江省明水縣互助村于2018年引入雙孢菇基地,主要從事雙孢菇等食用菌育種、發酵、種植、加工與銷售。智能化種植大棚可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指標,實現全年無間斷生產。通過租金分紅、設立公益崗位、土地流轉等方式帶動180余戶貧困戶脫貧,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 新華社發(徐凱鑫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