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1月14日電(記者俞菀)“衣著樸素、平凡肉身,并不妨礙我們成為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人……”
很難想象,這樣富有哲理和感染力的話語,竟出自一名大學宿管員阿姨之口。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宿管員湯杏芬,只有小學學歷,卻是該校文學社的指導老師,學生們的“心理咨詢師”,還是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6年間寫了200萬字的網絡小說。
2019年新學期,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開設了一門名為“寫作與溝通”的選修課。高中教學名師、資深媒體人、專欄評論員……在這些來自各行各業“身懷絕技”的授課老師中,50歲的湯杏芬顯得有些“另類”。
然而,她的課卻擁有極高的人氣。200多人的大教室容納不下,不少學生只好在宿舍里通過電腦觀看課程直播,授課視頻在網上傳播后,又引起了大量網民的關注,親切地稱她為“寶藏”阿姨。
“入學的時候就聽說有個宿管阿姨,常年寫小說。接觸了以后發現,湯阿姨真的是非常好的人,也是非常睿智的人。她告訴我們,在快節奏的生活里更要學會沉淀一下,用文字記錄生活,更好地認識和表達自己。”管理學院研究生紀君說。
湯杏芬能獲得孩子們的認可,絕非偶然。
10年前,她開始用“長姐似母”的筆名寫網絡日志,記錄點滴生活。“那時候主要就是為了傾訴,后來發現寫日記還不夠,就開始寫小說,從短篇寫到了長篇。”
湯阿姨的小說處女作叫《高山青》,講的是一對姑嫂的故事。緊接著,她又創作了20萬字的小說《汪洋中的一葉扁舟》,講述一個缺少父愛的女孩如何在逆境中成長。
“這些故事的素材,全都來源于真實生活。”湯杏芬說,“自己是個很內向的人,年輕的時候和丈夫開過竹制品店等。兒子讀大學以后,網上文友問我要不要去大學里做宿管員。當老師曾是我的夢想,雖然宿管員沒有三尺講臺,但也是跟孩子們在一起,所以我就去了。”
2015年3月,湯杏芬成為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生公寓樓的宿管員。“到了學校以后,我發現很多孩子和我小時候一樣,性格比較內向,自己想改變卻改變不了。后來就跑到我這里來,想要我拉他們一把。”湯杏芬說,“我就跟他們聊天,告訴他們怎么溝通表達。”
2015年底,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湯杏芬開辟了“湯阿姨講故事”欄目,和學生們分享自己的創作人生。很快,湯阿姨的“傳奇”故事從校內傳到了校外。她樸實又深刻的現實主義文風引起了作家圈的關注,2018年8月,湯杏芬成了浙江省網絡作家協會會員。
湯杏芬說,給學生們上“寫作與溝通”課,就是希望孩子們能培養一種讀書、寫作、記錄、思考的習慣和興趣。
“湯老師的課程將幫助學生獲得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杭電團委書記王秋蘭說,“等學生畢業后就會發現,正兒八經的寫作和溝通才是硬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