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送花、吃餅、購云南民族特色產品”的聲音不竭于耳,在位于第二屆長三角國際文博會云南展區,“一部手機云品薈”展位前人山人海。
一部手機云品薈。李悅春 攝
作為云南省重點打造的“三部手機”之一,一部手機云品薈,通過“文創+科技+直播”形式在現場展現滬滇合作扶貧成果。展位上,云品薈圍繞“琴”、“棋”、“書”、“畫”、“茶”等主題展示云南特色產品。貨架上擺放著普洱茶、永子圍棋、大理扎染等獨具云南民族文化屬性的商品,“云品薈”鏈接的數據大屏幕上,展示云南農產品大數據、云南農產品實時銷售動態數據,并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產品追溯。
此外,為了更生動地呈現云南獨有的飲食文化和風土人情,“云品薈”將設立“云廚房”直播間,薈萃云南頂尖食材,啟動“舌尖上的云南”網絡直播,進行線上傳播推廣,將原生態云南商品“柴“、“米”、“油”、“鹽”、“醬”、“醋”、“茶”搬進直播間,通過主播進行網絡直播,推介展示云南原生態健康食材,豐富長三角的“菜籃子”。“云品薈”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展示、展演、直播、品鑒、推介等一系列活動,助推云南省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走出云南、進入長三角、邁向世界。同時,也為長三角廣大消費者品鑒和消費安全、營養、健康的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一部手機云品薈。李悅春 攝
此次,“云品薈”作為云南省扶貧辦重點推薦的平臺,將借助文博會,積極對接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經濟區市場資源,拓展銷售渠道,為“云品出滇”探索多元化渠道。
與此同時,在云南展區琺瑯銀器制作傳承人的展臺前,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譚志平正在“點藍”,引得觀眾圍觀欣賞。
譚志平是宮廷御用琺瑯銀器的譚氏家族第四代傳人,他從小看著爺爺和父親敲敲打打,從銀條變成銀絲,再變成一朵朵花、一件件首飾器皿,然后上色燒制,經過800度高溫炙烤后,器物的色彩發出“玉”一樣的光澤,每一件作品仿佛都有了靈魂。
這次,他帶著親手制作的精美琺瑯銀器亮相文博會,作品包括琺瑯戒指、手鐲、項鏈等飾物,琺瑯銀水壺酒壺等,并在現在展示琺瑯銀器最重要步驟之一“點藍”。
譚氏琺瑯銀品牌是以譚志平為代表的譚氏家族創立,他認為,做琺瑯銀器材料成本極高,耗時又長,但有些事,總得有人要堅守,所以,他從麗江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永勝,重拾祖輩傳下來的百年手藝。經過5年的經營,譚志平的琺瑯銀品牌在云南已小有名氣,他說:“這次,譚氏琺瑯銀品牌想借助長三角文博會的東風,讓更多的人了解永勝的百年手藝。”(記者 李悅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