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社會 > 正文

塔山阻擊戰老英雄張貴斌深藏功名65年

來源:新華網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19-11-26 10:27:51

  新華社沈陽11月25日電 題:浴血疆場 盡忠鄉梓——塔山阻擊戰老英雄張貴斌深藏功名65年

  新華社記者

  71年前,他放下鋤頭扛起鋼槍。戰場上立下的3次大功、4次小功,記錄著他出生入死、浴血戰場的英雄本色。

  65年來,他深藏功名搞建設。立桿架線一心撲在農村電網建設上,家鄉父老的認可與信任,才是他最在意的“軍功章”。

11月7日,張貴斌老人在家中。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如今,他不求享樂輕得失。不愿浪費國家一分錢、不愿給社會造成一點麻煩,耄耋之年仍作著力所能及的貢獻。

  他是94歲的張貴斌,是戰斗英雄,是建設尖兵,也是知足自在的老人。

11月7日,張貴斌老人在家中看報紙。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戰沙場崢嶸,立奇功,熱血男兒奮勇當先

  “7天6夜,我們一直守在壕溝里戰斗,陣地一步也沒后退。我們人少,敵人人多,打勝仗憑的就是不怕死的精神。戰友受傷了、倒下了,我們就玩命背回來……敵機不停地轟炸,炮彈炸傷了我的腿,簡單包扎一下就繼續上戰場。一場戰斗下來,全連只活下來我們3個人。”回憶起塔山阻擊戰的場景,張貴斌忍不住哽咽。

  槍不離手,堅守陣地——展現出優秀作戰素養的張貴斌,只是一名剛入伍半年多的新兵。

  1948年初,出生于遼寧省鞍山市海城市西柳鎮小碼頭村的張貴斌決定參加解放軍。“因為把地主家的驢弄丟了,我爹喪了命,哥哥被國民黨抓走充壯丁,舊社會讓我家破人亡。”那時,張貴斌結婚不久,妻子也剛剛有了身孕。但為了讓更多人過上太平日子,他決定放下鋤頭扛起鋼槍。

  參軍沒多久,張貴斌就經歷了艱難的塔山阻擊戰。這是遼沈戰役最慘烈的一戰,作為東北野戰軍四縱41軍后勤擔架營2連3排12班戰士,張貴斌和戰友們用血肉之軀,將國民黨救援錦州的部隊死死擋在了塔山。

  因在塔山阻擊戰的英勇表現,張貴斌獲得“人民功臣”榮譽稱號,并獲記大功一次。“1949年2月6日,我永遠都記得,那一天我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黨員,當時全連才3名黨員。”說到這里,張貴斌的臉上洋溢著驕傲。

這是11月7日翻拍的張貴斌年輕時照片。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后來,張貴斌跟隨部隊參加了解放武漢、長沙、桂林的戰斗,在攻打桂林時負重傷。因傷在部隊休養了一段時間后,張貴斌于1954年12月復員回到了家鄉。

  幾十年間,他很少提起戰爭時代的往事,包括兒女、單位同事、鄰居在內的所有人,都只知道他是一名打過仗的普通老兵。

  2017年,張貴斌所在單位國網鞍山供電公司曾做過退役軍人的專題節目。張貴斌在節目中說:“我們趴在戰友的尸體后面戰斗,我這個新兵活了下來,火線入黨。”對戰功,他還是只字未提。

  直到2019年,鞍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反復要求核實老兵立功信息,張貴斌才將軍功章、立功證、喜報從箱底拿出來。

  根據檔案查閱證實,張貴斌曾獲大功3次、小功4次——看到他的勛章和證書時,在場的人都驚訝不已。尤其是塔山阻擊戰那張“報功書”,泛黃的紙頁邊角已然破損,但上面“最近在塔山阻擊戰作戰中英勇果敢,經評定立一大功,特此報喜”的寥寥數字,卻清晰記錄著這名戰斗英雄愛國報國、浴血戰場的事跡。

  與功勛榮譽一起,被張貴斌深藏心底的,是他對戰友的思念,他想再“看看”戰友。今年10月,他如愿來到遼沈戰役紀念館——蒼松翠柏,青碑石刻,94歲的張貴斌用飽經戰火和歲月洗禮的雙手,輕輕撫摸烈士名錄墻上戰友的名字,低聲呢喃:“戰友們,終于又見到你們了。國家強大了,現在不用打仗了。”

  英雄無言,歷史有痕。“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友都不在了。比起他們,我能活到現在,過上這么好的日子,享受到國家給的待遇,已經得到太多,不應該再要求什么。”面對各種各樣的贊譽,張貴斌這樣說。

  11月7日,國家電網海城市供電公司為張貴斌老人舉行先進事跡報告會。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卸戎裝歸鄉,隱功名,一顆丹心為公為民

  “我要回鄉參加建設,回家孝敬老母。”1954年轉業后,張貴斌回到了家鄉。

  收起了軍功章,但張貴斌身上雷厲風行、一心為民的軍人作風卻一點沒有改變。回鄉第一年,張貴斌被推選為小碼頭鄉生產社委員。由于生產社剛剛成立,生產條件欠缺,張貴斌就把自己的復員療養費全都拿了出來,為社里買了3匹馬和一駕馬車,通過跑運輸等方式增加社員的收入。

  幾十年過去,張貴斌的老鄰居、83歲的王素清老人每每想起這件事時,還是滿口稱贊:“他事事做在先,啥事都替咱村民著想,大伙兒打心里敬佩他、信服他。”

  1964年,張貴斌被調到海城市農電局西柳供電所任會計。供電所距農電局15公里,張貴斌經常拖著傷腿,騎自行車去局里辦事,每次往返都要三四個小時——寒來暑往,他一干就是6年。

  10月17日,張貴斌老人在家屬陪同下參觀遼沈戰役烈士陵園,這是張貴斌老人向遼沈戰役犧牲的烈士敬軍禮。新華社發

  為了保證資金安全,張貴斌自制了一個“錢搭子”。往來款領回時,還帶著他的體溫。

  再后來,張貴斌被調到海城市農電局物資器材庫工作。“海城農村那時候還沒通電,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給農村架電網。”張貴斌回憶,他們需要從火車站接運器材,一列車的電桿電線變壓器,只能靠人拉肩扛的方式裝上馬車。

  “建設器材每天都是前腳進庫,后腳就被拉走用了。我們工作熱情特別高,常常忙到三更半夜。”看到各村都通了電,鄉親們家里的燈泡一盞盞亮了起來,張貴斌“高興得睡不著覺”。

  1978年,張貴斌離休。當時正值物資器材庫擴建,海城農電局決定返聘張貴斌。物資存放全靠記賬,是實打實的良心活兒,必須找政治素質過硬還懂業務的人干——張貴斌成了不二人選,一筆筆“良心賬”,他算得清清楚楚。

11月7日,張貴斌老人在家門外。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保軍人本色,輕得失,不求享樂艱苦樸素

  “祖國更強大了,為祖國驕傲、為祖國自豪!跟著中國共產黨走,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今年10月1日,張貴斌早早起床,穿上軍裝、戴正軍帽,端端正正地坐在電視機前,收看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

  “犧牲的戰友們沒有等到今天的好時光,我要替他們好好看看我們的國家,看看我們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說完這句話,張貴斌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眼前的國泰民安與那段血與火的歲月仿佛在他的眼里不斷交織。

  在炮火硝煙中成長起來的張貴斌對物質生活的要求少之又少。“比起犧牲的戰友,我已經享受到太多;現在我老了,不能給國家作更多的貢獻,就管好小家,盡量不給國家添麻煩。”

  如今,張貴斌和老伴丁鳳珍住的房子僅有31平方米,家具簡單陳舊,甚至連個廚房都沒有。可張貴斌說夠住了。

11月7日,張貴斌老人撫摸軍功章。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最近幾年,上了年紀的張貴斌常常因病住院。作為離休干部,他的住院費能全額報銷,并可以選擇條件好些的醫院,但每次只要能下床走動,張貴斌就催著女兒辦出院。日常買藥也用自己的工資,不讓孩子去報銷。他說:“我省下來,國家還能用在別處。再說了,國家給的工資不少,不能再花國家的錢了。”

  眼不花、耳不背、行走利索,94歲的張貴斌和老伴如今還會收集舊衣服和鞋子,讓女兒清洗干凈、消毒,然后放在院子里的臺階上。“有生活更困難的人,他們就拿去穿。黨和父母給我的教育就是多做好事、少做錯事、不做壞事。”

  物質上毫無所求,精神上卻追求很高。“我只有小學兩年文化,后來是在部隊接受的教育。是黨給了我知識,教會我做人,給了我現在安穩的生活,我永遠感謝黨和國家。”張貴斌激動地說。十幾年前,他就囑咐兒女:“我死了就給我蓋上一面黨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準備。”

  “啊,功名深藏,初心永恒;啊,英雄無悔,天地有情”……連日來,歌唱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張富清的歌曲紅遍網絡,吸引億萬網民點擊跟唱。

  如張富清一樣,張貴斌甘做隱姓埋名人,退伍不褪共產黨人本色。

  無論是在戰場上用血肉之軀守住陣地的戰斗英雄,還是為鄉親父老奉獻后半生的普通人——哪一個張貴斌,都不平凡。(記者牛紀偉、于力、李錚、高爽)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精品在线第1页 | 又色又爽又高潮的视频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 亚洲AB五月天在线观看 |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 呦呦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