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孩子是父母的翻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還沒有認知能力的時候,只會模仿,而最佳的模仿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但在特別情況下,可能孩子的表現比父母還要優秀,父母反而是需要被批評教育的那個,所以,各位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不要在孩子心中播下壞的種子。
一天下午,一位爸爸帶著5歲的女兒到上海火車站乘車,這位爸爸帶著5歲的女兒準備送父親乘坐火車回老家,在乘客們正在月臺檢票上車時,這位爸爸在到達站臺后,湊向一位列車員詢問鋪位在哪里,這位爸爸對列車員的態度不滿意,這位爸爸突然對列車員大打出手,于是雙方發生口角,這位爸爸被旁邊的工作人員拉開后,依然不服氣。
旁邊5歲的女兒見狀也上前勸說父親,拉住父親的手,勸他不要再打,可這位爸爸依舊不依不饒,再次沖向列車員,繼續上前毆打列車員,將列車員打倒在地,5歲女兒見狀在旁邊急得直跳腳,這位爸爸被制服后,蹲在地上。
5歲女兒哭著走到民警面前,聲淚俱下地為自己的爸爸求情“你可不可以跟我爸爸講道理,我爸爸知道錯了,”最終,這位爸爸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向列車員道歉,并主動賠償醫藥費損失共計3000元。看到這位爸爸的舉動,有的網友表示:孩子比父親懂事,作為一個父親,羞不羞?丟不丟人,孩子都知道你錯了,還有的網友表示:有那個錢,給你女兒買點啥不好,自己真作,孩子一定被父親嚇到了。
每個父母應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懂禮貌有教養的好孩子,在公共場合行為得體,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1. 當孩子面不做過分的舉動
父母當孩子面不要做過分的舉動,比如當著孩子的面偷東西、在公共場合于他人大打出手、亂扔垃圾等,父母在家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和動手,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把壞的因子在孩子的心中種下,留下陰影。
2. 當孩子面使用不文明用語
父母當孩子面不要使用不文明用語,隨便爆粗口,或平常和孩子說話時言語間經常夾雜著一些臟話,如果學父母說習慣了,長大就更難該了,每個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長為一個愛說臟話的人吧。
3. 與孩子溝通時注意語調和方式
父母跟孩子溝通時注意方式和語調,不要用命令和強制性的語氣跟孩子溝通,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不要習慣于動手打罵孩子,過度的“棍棒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
“上梁不正下梁歪,”原生家庭中父母的教育和言行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意義,所以各位一定要嚴于律己,做一個合格的父母,那么父母的哪些舉動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呢?
1. 愛發脾氣和動手
如果父母愛發脾氣和動手的話,會讓孩子懼怕父母,親子關系變得疏遠,產生想逃離的叛逆心理。
2. 不尊重彼此
如果父母倆經常吵架,甚至動手的話,孩子不光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和家的溫暖,還會產生不正確的婚戀觀。
育兒寄語:
孩子是父母縮影,父母是孩子的老師,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細節,從點滴做起,成為對孩子模范作用的合格父母,父母的修養,就是孩子的教養,在有修養的父母身邊,耳濡目染,孩子自然也會變成有教養的。
大家對于父母當著孩子動手一幕有什么看法?
歡迎屏幕下方留言交流
我是小雪媽媽,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兒師,孩子的成長是一堂必修課,關注孩子心理最深處的問題,做一個負責任的媽媽,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更多的人。
注:(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