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社會 > 正文

“油菜院士”官春云:愛他生計資民用 不是閑花野草流

來源:新華網編輯:馬永欣發布時間:2019-12-10 20:15:29

  新華社長沙12月10日電(記者袁汝婷 周勉)湖南農業大學的校園里,有一方小院,院里有個水塘,波光粼粼。這里是國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只要不出差,81歲的官春云每天都來這里工作,風雨無阻。

  穿梭在小院的青年學生們都知道,那位喜歡穿白襯衣、黑布鞋,胸前別著一支鋼筆的銀發老人,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油菜遺傳育種和栽培專家官春云。

  2019年,是官春云與油菜結緣的第60個年頭。

  用油菜籽榨出的菜油,是我國很多地方主要的食用植物油。曾經,由于油菜籽產油量低、種植面積少,許多老百姓面臨“吃不上油”的困窘。

  1959年,從湖南農學院畢業的官春云留校任教。那時,正值經濟困難時期,官春云常常目睹人們因缺少食用油而吃“紅鍋菜”(沒放油的菜)。

  根據當時國家的迫切需要,他被分配從事油料植物研究,從此與油菜結緣。

  官春云向記者回憶,下鄉指導生產時,他印象最深的是種油菜的農民也吃不上油,因為油菜籽產油量太低。“當時,我一家三口一個月也只有四兩油。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油菜籽研究好。”

  油菜是越冬作物,常規的栽培管理是冬養春發。1964年,官春云結合氣候條件和油菜生長特征,深入調研,率先提出“促進冬發是長江中游地區油菜高產的重要途徑”。這一觀點在長江中游地區實踐推廣,極大促進了油菜生產發展和產量提高,畝產由約50公斤提高到約90公斤。

  1978年至1995年,僅湖南地區,因推廣油菜冬發技術,就增收20.7億元。

  不僅要讓老百姓不缺油吃,還要能吃上好油。過去,油菜籽中含有兩種對人畜有害的成分——芥酸和硫苷。降低它們的含量,是亟待攻克的難題。官春云一頭扎進了這個難題中。

  研究芥酸、硫苷“雙低”品種并不容易。比如,有的品種保證了“雙低”,卻不抗病,農民就不愿意種。官春云帶著團隊一次次研究改良。“搞科研就像剝洋蔥,要有恒心和耐心,一層一層剝,解決一個問題,再解決下一個。”

  1987年,官春云團隊終于主持育成了我國第一個國家審定的“雙低”油菜品種——湘油11號。

  記者了解到,多年來,官春云主持育成了優質高產油菜新品種19個,在湖南、江西、廣西等地大面積推廣種植達2.1億余畝,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油菜“雙低”化進程。

  湖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原院長、教授王國槐,與官春云共事四十余年,曾是他的第一任研究助手。在王國槐眼里,官春云不僅是享譽海內外的油菜院士,更是“不貪功、不計較”的前輩師長。“在科研成果的分享上,他總是考慮團隊所有成員,激發大家創新的積極性。”

  是好專家,更是好師長。今年9月,湖南農業大學開學典禮,官春云為大學新生講了一堂課。這是他除了油菜研究之外,最喜歡做的事——與學農的年輕人說說話,談談心。他多次叮囑青年學子:“只有不畏艱苦、勤于實踐,才能取得第一手資料。”

  老人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直到今年,他仍會不時下田察看。記者采訪那幾天,他正帶著研究人員們清理油菜種子。這是每年播種前最重要的準備工作,要把預備播下的種子名字列進計劃表,然后一個個分門別類寫到種子袋上。

  “如果一個農業科學家長期不下田,也不進實驗室,就不可能再出創新成果,也很難再為國家做貢獻。”官春云告訴記者,搞農業研究常常要穿梭在泥里水里、風里雨里,但自有一番樂趣。

  他坦言,自己并非“愛農才學農”,而是“學農就要愛農”。“因為下鄉體會了農村的落后,才努力搞科研。個人的前途命運,一定要服從國家的需要,搞科研不是為了粉飾門面,而是要完成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長江流域油菜生產,推進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和全程機械化。這讓官春云倍感振奮。“油菜就該大發展,有了農業現代化的助力,我們可做的事更多了!”

  如今,油菜產業發展越來越多元,連金黃燦爛的油菜花,都成了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回望過去,81歲的官春云說,與油菜相伴的一甲子歲月,仿佛彈指一揮間。

  “有時,五分鐘很長,只要利用好就可以做許多事。可有時,五十年卻很短,因為一個人一生可以為國家做貢獻的時間,大概也就五十年。”官春云感嘆,“一晃眼時間就過了,所以,我才更要分秒惜光陰。”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中国亚洲呦女专区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最新日本在线观看网站 | 在线播放亚洲视频 |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