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加裝電梯開挖地基,地下管道重新鋪設,解決了低層管道堵塞溢水問題
老房加裝電梯,低層居民也受益

高齡居民在家人陪伴下使用新電梯。(資料圖)
昨天上午,靜安區康定路1299弄21號樓前舉行了曹家渡街道首臺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竣工啟用儀式。從8月20日開工,歷經112個日日夜夜,電梯矗立在小區居民面前,與21號樓融為一體。
作為2019年靜安區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項目受到社區居民廣泛關注。曹家渡街道經過全面排摸,選定康定路1299弄21號樓作為首臺加裝電梯試點樓棟,由此拉開曹家渡街道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序幕,年內街道還有兩臺電梯加裝將開工。
加裝電梯有“天時地利人和”
康定路1299弄21號樓內有60歲以上居民14人,80歲以上4人,其中年齡最大的96歲,樓內老年人居多,出行難成了大問題,加裝電梯迫在眉睫。2018年9月,在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尚未全面鋪開時,街道就開始排摸可加裝電梯樓棟,21號樓居民第一時間向居委提出申請。街道相關負責人說,根據前期征詢,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主要困難是底層業主反對。但在實地勘察中發現,21號樓底層為居委會及物業辦公用房,未涉及業主利益,可謂“可遇不可求”。
在申請試點的同時,21號樓業主先行一步自發進行意向征詢,100%同意。同時,曹家渡街道對轄區397幢樓10656戶家庭開展問卷調查,形成調研報告,梳理出底層居民反對、出租房業主不支持、加裝費用無力承擔、空間局限無法加裝、房屋圖紙不全影響立項等主要問題。在綜合樓棟的客觀局限和居民的主觀意愿后,街道選取居民同意率較高的13幢樓重點推進。康定路1299弄21號樓是曹家渡街道選出的首臺加裝電梯試點樓棟,2018年12月正式在區房管局立項。
加裝電梯更多居民得實惠
業主是加裝電梯的主體,街道積極探索居民自治最大化,促進業委會、居民代表組建加梯自管小組,引入有資質、有能力、有經驗的第三方代建公司,提供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加梯設計方案。在康定路1299弄21號樓,通過召開房管辦、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及居民代表溝通會,對加梯費用收取、電梯品牌選擇、采光和噪音等居民關心的問題現場解答,并針對實際問題進行方案調整。
前期準備充分。8月20日就是21號樓加梯工程的開工日。但居民沒有想到,開工前夕卻遇到問題:一株直徑20厘米的香樟樹,擋住了電梯加建的位置。樹必須移走。業委會向區綠化管理中心提出大樹遷移申請,街道及時出面溝通,很快就獲得樹木遷移許可。僅用了一天時間,綠化工人就把樹“打包”帶走了。
好事多磨。電梯加裝施工中,又遇上雙臺風“利奇馬”和“羅莎”。得到臺風即將來襲的消息,居委會書記和業委會主任第一時間趕到施工場地,現場指揮防臺防汛安全加固作業。一米高的擋板被換成兩米多高的護墻板,周邊道路也拉起警戒線。由于安全措施到位,施工現場在雙臺風中平安度過。
“意外”還沒有結束。康定匯眾小區建造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因房屋沉降,地下污水管和糞管不同程度錯位,導致低層居民家中出現堵塞和溢水現象。怎樣才能在加裝電梯的同時,讓更多居民得實惠?業委會經多方征詢,想借著加裝電梯地基開挖的機會,對整排居民樓地下管道進行移位和重新鋪設。此舉也為另外兩個門棟加裝電梯騰出足夠的地下空間,獲得居民一致認可。一位住在低層的居民由衷地說:“我們也是此次加裝電梯項目的受益者。”(記者 唐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