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瑞文 馬新斌)陜西榆林子洲縣討薪工人到當地人社局申請仲裁,卻收到勞動爭議仲裁廳“人員不夠,不受理案件”的回復文書,此事在近日引發爭議。對此,新京報記者從子洲縣政府獲悉,子洲縣人社局就該不當回復公開道歉,就工作人員不作為亂作為提出處分建議,紀委監委介入調查。
子洲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出具的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 受訪者供圖
三豐油脂公司工人代表白冰告訴新京報記者,2018年,三豐油脂公司拖欠82名職工300萬工資。由于討薪無果,2018年11月,職工們向子洲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反映此事。同年12月28日,子洲縣勞動保障監察大隊就此事出具《答復意見書》,稱陜西三豐糧油有限公司如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將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如無力償還兌現工資,將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白冰稱,由于薪資仍未到位,2019年5月,他作為代表向子洲縣勞動爭議仲裁院提交仲裁相關申請書,但對方卻以仲裁人員不夠為由,拒絕受理。“我們向法院起訴必須要有人社局的仲裁,但工作人員給我的回復是人不夠,不予受理。”
白冰提供的子洲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顯示,仲裁院不予受理的主要理由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勞動爭議案件實行仲裁庭制。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設首席仲裁員,我院現只有兩名仲裁員,所以無法受理此案。
12月13日晚,新京報記者聯系到了子洲縣人社局主任科員馬翰斌,其證實文件屬實,并解釋稱局里在今年三月份有人員調整,負責辦理此案的工作人員并不持有仲裁證,“仲裁證它有一個審計過程,不是說剛來就會有。”
13日20時許,新京報記者從子洲縣政府獲悉,針對三豐油脂公司欠薪問題,子洲縣人社局負責人就勞動爭議仲裁院不予受理的不當回復進行公開道歉,就工作人員不作為亂作為提出處分建議,并承諾抓緊充實完善勞動爭議仲裁院人員配置。
目前,子洲縣紀委監委已介入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嚴肅依規依據對相關人員進行追責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