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2月15日電(記者楊迪 張海磊 王曦)截至15日17時,川煤集團杉木樹煤礦“12·14”透水事故造成4人遇難、14人失聯。事故發生后的24小時內,搜尋、排水、清淤、通風等一系列救援行動迅速展開并不斷加強。
15日凌晨2時許,記者趕到事故現場時,杉木樹煤礦外停靠在路邊的車輛已排出數百米遠,煤礦院子內的調度指揮中心燈火通明,救援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開展著。
此時,珙縣人民醫院、宜賓市礦山急救醫院、珙縣中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的救護車早已就地待命,醫務人員實行輪班等候,一旦有人員被救上來就立刻送往醫院治療。
這是一場通宵達旦的救援:14日15時26分發生透水事故后,川煤集團立即啟動了安全生產預案一級響應程序,成立了事故應急救援處置領導小組,下設7個工作組;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立即調度11支安全生產救援隊伍、192名救援力量投入救援,同時派出四川省生產安全應急救援中心、四川煤礦搶險排水站趕赴現場;消防車、救護車,也從鄰近地區紛紛駛來。
凌晨5時許,記者看到一批救援隊員帶著氧氣呼吸器、瓦斯檢定器、一氧化碳檢定器等裝備,列隊準備下井開展救援工作。
上午10時50分,記者在事故現場看到,大型牽引車送來了潛水泵,救援隊員立刻將設備送往井下進行安裝。當時在現場指揮調度的四川省煤礦搶險排水站工程師王雄告訴記者,這已是排水站送下去的第二臺泵,功率更大、揚程更高。
上午11時許,記者見到了剛從井下返回的國家礦山應急救援芙蓉隊直屬中隊副中隊長毛其剛。他背著氧氣呼吸器,走到車子旁,脫了靴子倒出一攤水,回到車上后立馬打開空調熱風。
“下面水很深,已經沒過了膝蓋;也很涼,我們每個人都渾身濕透、不停發抖。”毛其剛對記者說。作為此次事故中第二批下井救援的人員,毛其剛在下面待了約11個小時,開展搜尋、堵水、引水、安裝排水設備等工作。
經過192名礦山救援人員的不懈努力,井下排水工作在15日11時29分正式開始;到了下午,井下事故現場部分區域恢復了人員定位系統、監測監控系統和供電系統。
截至目前,排水仍是救援工作的重中之重。
15日15時許,記者在事故井口看到,有水流從井口內部的地面流出,并且流量呈變大趨勢;緊接著,一輛礦車滿載著抽水管和泵往井下駛去。這些都表明,井下被困區域的抽水力度正不斷加大,受困人員又多了一份生的希望。
川煤集團總工程師曹善華在15日17時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介紹,通過觀察發現井下水位每小時上漲445毫米,為加快抽排速度,額定流量550立方米每小時的排水設備已在調往事故現場的途中。
“當前最重要的救援任務是排水和搜救失聯人員。我們將繼續加大救援力量,爭分奪秒、竭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營救被困人員。”曹善華說。(參與采寫記者:薛玉斌、高健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