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小年、除夕……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農歷十二月初八,我國古代稱為“臘日”,是傳統的“臘八節”。
民間俗語所言“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春節的序幕,所以古人對這個節日非常重視。在新舊交替、民眾會飲之際,許多文人墨客詩興大發,為我們留下許多詠頌臘八節的名篇佳作。因為有了這些詩文的濡染,這個古老的節日刻上了濃郁的文化底蘊和古樸厚重的人文韻致。
今天,我們不妨從這五膾炙人口的古詩詞里,窺探古人社會生活的精彩畫面,尋覓古時臘八節的韻味,讓臘八節的粥香在古詩詞的韻味中彌漫……
《臘節》
北齊·魏收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
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短短20字,寫出了寒凝大地,數九隆冬時節,人們擺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謝百神的福佑,抒發心中的敬神之情。
《臘日》
唐·杜甫
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
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條。
縱酒欲謀良夜醉,還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往年的臘日天氣還很冷,溫暖離人還很遙遠。而當年臘日氣候溫和,冰凍全消。詩人高興之余準備辭朝還家,縱酒狂飲歡度良宵,但此時此刻,他又因感念皇帝對他的恩澤,不能隨便走開。
《南歌子(黃州臘八日飲懷民小閣)》
宋·蘇軾
衛霍元勛后,韋平外族賢。
吹笙只合在緱山。
閑駕彩鸞歸去、趁新年。
烘暖燒香閣,輕寒浴佛天。
他時一醉畫堂前。
莫忘故人憔悴、老江邊。
這一年的臘八,蘇軾在黃州,他在一個小閣子里取暖喝酒,在這樣寒冷的天氣里,他醉在畫堂前。心中還想著,不要忘記有一位故人憔悴衰老在江邊。此時的蘇軾,心情應該還是苦悶的吧。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宋·陸游
臘月風和意已春,時因散策過吾鄰。
草煙漠漠柴門里,牛跡重重野水濱。
多病所須惟藥物,差科未動是閑人。
今朝佛粥交相饋,更覺江村節物新。
此詩描寫的是詩人步至西村時所見到的臘八節情景,從詩里可以看出,雖是隆冬臘月季節,但已露出春的景象。柴門里草煙漠漠,野水邊牛跡重重。臘日里人們互贈、食用臘八粥。
《臘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顧夢游
清水塘邊血作磷,正陽門外馬生塵。
只應水月無新恨,且喜云山來故人。
晴臘無如今日好,閑游同是再生身。
自傷白發空流浪,一瓣香消淚滿巾。
在臘八節這天,詩人遠離家鄉,游離在外。這是一個晴朗的臘日,詩人想著自己還流浪在外,眼淚都沾濕了衣巾。這一天,在外漂泊的游子,不論在哪里,總還是想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