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騙普通人點錢沒啥技術含量的話,那騙正規銀行的錢,而且還是上億的騙成功了,不得不讓人大叫“膽肥騙術高”。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兩份刑事裁定書,以魏某喜、胡某、任某等十三人詐騙團伙通過違法辦理協議存款業務,詐騙金額高達30億元的詐騙犯罪案件浮出水面。
在本案中,共有三家銀行受該團伙詐騙。其中,廣發銀行“中招”被騙5億元,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在被騙過程中察覺異常,犯罪團伙對其詐騙未遂。
廣發銀行被騙5億元
判決書披露,魏某喜等一伙通過先行獲取資方銀行信息,然后假冒銀行從業人員聯系資方銀行,偽造一系列協議存款合同及銀行印章,借用銀行辦公室,和資方銀行及通道公司簽署協議,從而實施詐騙。
2015年11月10日上午,犯罪嫌疑人胡某冒充中國農業銀行荊州分行工作人員周某的身份,通過電話與廣發銀行福州分行工作人員吳某聯系,謊稱農業銀行荊州分行有意開展協議存款業務。
結果吳某信以為真,在得到上級批準后,便將廣發銀行福州分行的通道公司—生命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生命保險公司)工作人員蘇某的聯系方式告知胡,由胡與蘇某聯系在農業銀行荊州分行開設通道公司存款賬戶事宜。
胡某對蘇某謊稱可以代通道公司開設協議存款賬戶,蘇便按照胡某的要求將生命保險公司開戶所需資料掃描成電子版后通過電子郵件發給胡。
胡某在順利獲得生命保險公司開戶所需資料的電子版后,團伙他人偽造了全套開戶資料及所需印章,并在農行荊州分行荊州經濟開發區支行,使用偽造資料開設了戶名為“生命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榮光91號專戶”的賬戶。
在簽署虛假的農業銀行荊州分行與生命保險公司之間的協議存款合同后,廣發銀行福州分行的5億元資金便匯入了由陳某1等人實際控制的“生命保險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榮光91號專戶”賬戶。
2015年11月18日,這筆5億元資金就被轉入贛豐新能源賬戶。按照層級,任某分得750萬元,胡某分得900萬元,楊某偉分得1250萬元,殷某分得750萬元,魏某喜分得1690萬元,其他人等分得260萬至7000萬元不等。剩余資金中部分現金留存贛豐新能源賬戶,部分以贛豐新能源名義購買了土地、基金。
犯罪團伙成員分配明確
據判決書顯示,該案件中的犯罪團伙成員每個人都有明確分工,每個層級的上級都是下級的資金方,每個人都能從交易中獲得好處。
據犯罪嫌疑人胡某稱:“相對我們每個層級上級是下級的資金方,下級是上級的口子,我們都是中間介紹人。每一級都要從中得到自己的好處費。”
具體來看,第一級是任某,主要負責資金來源,托管行名稱、托管行管理人員姓名、職位、聯系方式、協議存款票面利息等信息,指導下一級與托管行對接、過風控、簽訂存款協議等。
第二級是胡某,胡某與任某談好,利用資金去做協議存款后,冒充銀行從業人員尋找需要大額資金的銀行。
第三級是楊某偉(或樂某),負責準備銀行相關資料、文件、刻章、提供銀行工作人員身份給我與托管行對接、銀行開戶、簽訂存款協議、轉款、索要居間好處費。
第四級是殷某,按照上級指令操作。
第五級是魏某喜,他按殷某的指令操作,具體操盤。
第六級是李某、劉圣金他們是銀行工作人員,作為內應配合上一級、提供銀行資料、冒充銀行行長簽訂協議、開設銀行賬戶、索要居間好處費。
詐騙兩家銀行未遂,4名主犯被判無期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被盯上的銀行都“中招”了。
判決書顯示,在詐騙廣發銀行福州分行5億元成功的前后,魏某喜團伙還曾詐騙過招商銀行上海分行20億元和中信銀行濟南分行5億元,但均未得逞。
其中,招商銀行上海分行已經將20億元打入魏某喜控制的專戶賬戶之中,中國銀行荊州分行在資金匯入后覺得此事可疑,便派員前往招商銀行上海分行核查,發現所謂協議存款業務是虛假的。 經過中國銀行荊州分行、民生通惠公司、招商銀行的協商,中國銀行荊州分行將20億元返還給了招商銀行。
在詐騙中信銀行濟南分行時,由于協議簽署地點有問題,引起了中信銀行工作人員的疑心,便臨時取消簽署協議,因此詐騙中信銀行濟南分行5億的犯罪也未能成功。
對此,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劉圣金伙同魏某喜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受害銀行資金,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均已構成詐騙罪。
據判決書顯示,魏某喜、胡某等四名犯罪主犯均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被沒收其個人全部財產,其余人員被判有期徒刑10至15年,處罰金均超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