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社會 > 正文

一家四代六口都沒逃出去,鄰居:一聲聲喊救命,直到最后…一點辦法也沒有

來源:廣州日報編輯:健翁發布時間:2020-01-03 14:30:47

  雖已時隔3天,但談到那場火災,重慶涪陵區馬鞍街道踏水橋小區的不少居民仍心有余悸。去年12月30日凌晨的大火造成小區12-1室一家六口死亡。當時,5樓鄰居金先生曾設法營救,但他表示,12樓的消火栓沒有水,他無論如何用力也打不開屋門,事主的窗戶還被金屬防盜窗牢牢鎖住。當地消防趕來途中,還遭遇小車占用消防通道,眾人齊力搬開小車后,小區的接地消火栓又疑似沒有出水。

  種種不利因素的疊加,讓被困火場的6人錯失了最后生還的希望。近年來,我國高層建筑火災時有發生,因逃生困難往往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這場火災現場進行了深入走訪,高樓火災當如何防患未“燃”,任重道遠。

圖片

踏水橋小區絕大多數建筑都有金屬防盜窗

  從涪陵北高鐵站到踏水橋小區,驅車只要5分鐘的路程。小區進出附近的主干道聚龍大道有兩條七八米寬的小路,而每條小路的一側都整齊地劃著一排停車位。遠遠地從聚龍大道往里看,火災后的現場依然觸目驚心,12樓以上的墻體被濃煙熏得焦黑一片,再仔細一看,這幢居民樓幾乎90%以上的窗戶都箍著金屬防盜窗,而事發的12-1室,幾乎每間窗戶都加裝了防盜窗。

  //

  “我聽到他一聲一聲喊救命”

  //

  住在踏水橋小區5樓的金先生對去年12月30日凌晨發生的一幕記憶猶新。金先生說,他在熟睡中聞到一股焦煳味后驚醒,便匆忙和家人跑下樓。

  “我大概早上6點10分下樓,當時我還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往上面看,才發現是12樓著火了,知道是劉千他們家,于是我趕忙爬到12樓去敲門,想把他們救出來。”金先生表示,當他跑到12樓時,發現12-1室的屋門根本打不開,此時他聽到屋里的劉千在廁所喊救命,心急如焚的他打開12樓的消火栓,但發現開了之后沒有水。情急之下,金先生又跑下樓,問人借粗繩子去救人。“我下樓的時候是6點20多,6點30多派出所的人來了,6點40多,消防隊緊接著也趕到了,他們對已經下樓的住戶進行了疏散,并禁止我們再上樓。”金先生說,“我就聽見劉千一聲一聲地喊救命,直到最后沒有人喊救命,一點辦法也沒有。”

  金先生表示,12-1室的屋主劉平(化名)當時正在貴州打工,聽到家中出事后,于30日下午1點多趕回了家,“劉平就是劉千的父親,屋里一共有6個人,這一下都去了”。據悉,死者中包括劉平的父親、妻子、劉千、劉千的妻子以及劉千的兩個年幼的孩子,“劉平還有一個母親當時生病住院沒在家,這一家人真是太慘了”。

圖片

12樓現場

  “劉平的情緒很不好,懵懵的,在殯儀館什么都不吃。”金先生說,1月1日下午2時,火災中去世的兩個小孩已經火化,1月2日,另外4名死者的遺體也進行了火化。

  //

  現場:樓上住戶房內焦黑一片

  //

  就住在劉平家樓上的13-1室戶主朱先生也向記者描述了火災時的恐怖一幕。“我6點鐘起床,上了洗手間,又做了一頓早飯拿到客廳的桌上,邊吃邊看手機,正準備去上班,忽然看到下面一股濃煙冒了起來,我趕緊叫我的小孩還有80歲母親先下樓,“快快快,下面不知道哪一層著火了,之后我就用衣服蒙著鼻子,把每一間窗戶都關死,當時樓下的煙已經很猛了,我趕緊跑下樓去,連手機都忘了拿,不少人打電話給我,我都沒接到。”朱先生說,他跑下樓才知道是12樓著火了,心中一想這下完了,“樓下著火,我的屋子就相當于‘炒鍋里的菜’,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朱先生帶記者來到了他的家中,盡管關閉了窗戶,但過火之后屋內已一片狼藉。客廳的窗玻璃碎裂,防盜窗被搬到了沙發上,墻角上、電器上到處都有濃煙熏過的痕跡,屋內的地板不少已被烤得開裂,原先裝飾典雅的客廳背景板熏得黑一塊、白一塊,屋內至今還殘存著一股煙火氣,引得人不由得咳嗽,屋內已經斷電,朱先生一家4口人只能暫住在小舅子家中。

  “裝修前前后后花了20多萬元,現在已經完全無法住人了,而且一想到樓下的六口人,我也不敢再住這里了。”朱先生說,雖然他認得樓下的住戶,也打過招呼,但從來沒進過他的家門,踏水橋小區是一幢村民的回遷安置房,此前,當地政府要征地建商業廣場,原本住在馬鞍鄉雙廟村的村民朱先生家中拆遷,于2013年喬遷新居,一同搬來的還有附近紅廟村等村的居民,所以住進大樓后,并非人人都互相認識,大家也沒那么熟絡。

圖片

朱先生在其13樓的家中

  朱先生是涂料工,妻子是附近一所學校的清潔員,事發當天的4時30分,她出門去單位打掃衛生了,因此火災發生時并不在現場,“這是我的唯一住房,我就希望能換一套房子住,大火過后這房子肯定是危房了,沒法住人”。

  朱先生稱,火災過后當地政府和保險公司都來人看過他家的房屋,但到底如何善后,他還沒獲得準確的答復。朱先生帶記者沿著消防通道從13樓走到12樓,通道里卻還放著一輛自行車和垃圾桶。12-1室的門前被拉起一道警戒線,房門緊閉無法進入。

  //

  爭議:消防栓到底有沒有水?

  //

  而這場火災過后當地消防的救援過程也引發了很大的爭議。朱先生向記者提供了幾段救援視頻顯示:當時消防員費了很大勁才擰開小區的接地消防栓,但打開之后卻沒有水涌出,視頻中有一男子的聲音“沒水,四個消防栓都沒水,這里的物業是怎么管的?”

  而朱先生、金先生以及小區的很多住戶都向記者表示,當時消防栓確實沒有水出來。“前前后后花了半個多小時,直到物業跑到地下車庫搞了一下之后,才有水出來的。”金先生拍著胸脯說。

  對此,參與此次火災救援的消防指揮員昨天接受北京青年報專訪時表示,樓道內的消防栓一直有水,消防車在將要抵達火場時確實遇到了被小汽車堵塞消防通道的情況,為此消防員不得不先行下車徒步奔向火場。北青報記者1月1日來到起火的這棟樓內,該棟樓一層共有6戶,配備3個消火栓。1日中午,北青報記者試著打開13層的一個消火栓,內部是水流出來。

  指揮員解釋,“利用室內消防栓出水掩護的情況下,破拆房門大約用了2分鐘左右的時間。我們的水罐消防車肯定是有水的,有人質疑我們的消防車沒有水的原因,我個人分析有可能是在鋪設水帶干線期間,老百姓看到消防車和室外水帶已鋪設好但水帶是癟的,此時室內還正在鋪設,就誤以為消防車是沒水的。樓內的消防栓當時也是有水的。”

  指揮員透露,“這次我們帶了5臺裝水的消防車,撲救一個140平方米的房子,絕對是充足的。”

  網上的幾段視頻顯示,消防員救火的時候嘗試打開消防栓,但是里面沒有水,這是為什么?

  指揮員接受北青報采訪時回應,“那幾段視頻我都看過,也有媒體澄清了,視頻中出現的并不是消防栓,而是水泵接合器。水泵接合器是在遇到火災的時候,消防車通過它可以向室內的消防管網送水增壓,它本身是不會出水的。”

  廣州日報記者將這些視頻發送給幾個省份的四五名消防從業人士,他們的回應如下:

  “這是我們說的地上消火栓,它打開后應該有水,有一定壓力,水能射很遠才是正常的。”一位來消防隊員告訴記者,“地上消火栓應該接的是市政管網,南方的消火栓都是地上的,像我們北方,因為天氣冷,所以都是地下的。”

  另一名消防隊員看完視頻后向記者表示:“這種情況是消火栓沒有水,如果這個是小區內的消火栓,沒有水就是物業的責任。”

  某消防總隊一名退休干部告訴記者:“消火栓可以有幾種途徑供水,一是通過天面水箱,高層建筑屋頂通常都要有消防水箱,這樣打開下面的消防栓后,就有水出來;二是消防水泵供水,水泵可以把水打到天面水箱,也可以直接打到消火栓;第三就是用水泵結合器,通過消防車鋪設水帶連接水泵結合器,再通過室內消防水管打水上去。按要求消火栓必須保持長期有水才對,擰開之后不見水肯定是不對的。”

  一家專門做消防工程的工程師看完視頻后向記者表示:“視頻里的東西就是接地消火栓,不是水泵結合器,水泵結合器不是這個樣子的。按照規定,每年都至少要做一次消防設備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檢修更換,杜絕火災隱患。”

  //

  當地政府:具體火因正在調查

  //

  我國《消防法》第16條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等單位應當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職責,對建筑消防設施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測,確保完好有效,檢測記錄應當完整準確,存檔備查。

  在業主的幫助下,記者與踏水橋小區的物業取得了聯系。當記者詢問消火栓因何沒有水、上一次對小區做消防設施檢測是什么時候時,這位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說:“我就是一個打工的,具體的情況我也不清楚,你還是和我們領導聯系吧。”

  但對方拒絕向記者提供其領導的聯系方式。13-1室戶主朱先生告訴記者,小區的一些業主此前曾和物業公司產生過矛盾,但他未知其詳。

圖片

朱先生家中一片狼藉

  記者還向涪陵區消防救援支隊了解火災原因,對方表示,“我們這邊有調查結果的話會公布”,談到消火栓為何沒有水時,對方稱:“我們這邊是指揮中心,具體情況我不清楚。”

  記者提出想聯系消防救援支隊負責公共關系、宣傳同志了解更多情況,但對方稱聯系方式不方便提供。截至記者發稿前,未見涪陵消防的官方微博、微信端有相關發布。

  此前,涪陵區相關部門曾在2019年12月30日通過微博發布稱,“2019年12月30日6時40分許,涪陵區馬鞍街道踏水橋小區一居民樓12-1室發生火災。涪陵消防救援支隊指揮中心接警后,立即調派救援隊伍趕赴現場處置,7時55分明火撲滅。事故造成6人死亡,具體火災原因正在調查之中。”

  之后,涪陵區相關部門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進一步的消息:在事故發生后,區相關領導帶隊檢查安全工作,并向支隊負責人詳細詢問消防車輛和器材裝備配備情況,了解舉高類消防車等消防專業救援裝備的功能用途等。

  在得知城內高層建筑總量多,大多是居民住宅,涪陵區相關領導指出,要強化消防專業救援裝備配備,不斷增強滅火應急救援能力。針對全區老舊小區消防安全隱患突出情況,他同時指出,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安全問題始終要放在第一位。要加大隱患排查力度,嚴把老舊小區用電、用氣安全關。社區干部要定期上門為老年住戶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和志愿服務,不斷提升老年住戶消防安全意識。

  //

  停車成“痼疾” 防盜窗成“標配”

  //

  在涪陵火災的救援過程中,小車占用消防通道造成救援被阻也一度引發網絡熱議。

  對于當時有小車占道,涪陵消防救援支隊李隊長稱,群眾一同挪開了小車。

  朱先生告訴記者,他當時看到進小區轉角處有一輛小車違規停車,把消防車堵在中央,后來是眾人齊心協力把車抬走,消防車才經過。此前的媒體報道中,涪陵消防救援支隊也證實,“當時有一輛小車占道被群眾合力抬開”。

  無獨有偶,2020年1月1日,重慶市渝北區加州花園A4幢發生火災,火光沖天,同樣是一輛小車阻礙消防通道,群眾合力將小車搬走,視頻還上了新聞熱搜。(詳情:高層小區突發大火,從樓底燒到30層!眾人掀翻堵路車給消防讓道)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高層建筑中,停車位配置不足一直是一大頑疾。記者在朱先生的帶領下走進踏水橋小區的地下車庫,只見內部燈光昏暗,車庫面積很小,只夠停二三十輛車。而金先生告訴記者,這個小區一共住有127戶,地下停車位的數量顯然無法滿足眾多業主的需求。

圖片

小區內不少車停在地面上

  //

  防盜窗在火災到來時成了“奪命窗”

  //

  更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這幢小區幾乎90%的窗戶都裝了金屬防盜窗。金先生告訴記者,他并沒有聽說過小區發生什么盜竊案,但防盜窗卻似乎成了大家必不可少的東西,不裝不行。

  有媒體報道稱,自2015年以來,全國范圍內有公開資料的火災中,居民小區的防盜窗直接影響救援和逃生的火災有14起,造成了19人死亡8人受傷的慘重后果。防盜窗在火災到來時成了“奪命窗”。

  記者查詢還發現,我國的《住宅設計規范》并沒有對防盜窗或防護網做出具體的規定,僅規定窗外沒有陽臺或平臺的外窗,窗臺距樓面、地面的凈高低于0.90米時,應設置防護設施。因居民陽臺屬于私人空間,并非公共領域,如何安裝防盜窗,消防法規對此也無明文規定,消防部門也無相關執法權。

  面對高層火災

  記牢這些可以救命!

  面對高層火災

  不確定因素多

  掌握的信息少

  究竟該往上還是往下還是留在原地?

  以下的內容可以救命!

  如今的住宅樓越建越高,環境也越來越復雜,掌握正確的疏散逃生知識真的很重要。根據國家《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高層住宅分為超過54m的一類高層住宅(一般超過18層)和27米至54米的二類高層住宅。

圖片

  發生火災,留原地還是往下跑?

  一、所在樓層為失火樓層以下,毋庸置疑,請往下疏散逃生,盡量不要待在屋內,以防火災蔓延或遭遇爆炸等其他險境。

圖片

  二、所在樓層為失火樓層以上,應先用手背觸碰門把手,若門把手已經發燙,不要貿然開門,應在室內等待救援;

  或者開門時發現有毒煙氣已經充斥電梯間和樓梯間,甚至火已燒至家門,此時也不要貿然出門逃生,應留在室內,并做以下動作:

  有的一類高層的入戶門是防火門(可以看自家門上有沒有防火門標志來確定),可以在一定時間內阻隔火災和有毒煙氣,關閉好所有防火門以保證煙氣不進入房內;

  如果不是防火門要把外面的所有防火門關嚴實,使用濕棉被、毛巾等將入戶門門縫塞緊,關好防火門,在陽臺揮舞鮮艷的衣物,等待救援;

圖片

  如果樓梯間和電梯間并無太多煙霧,我們所在樓層不高,可視情況選擇向下逃生,如果所在樓層較高,可選擇向上逃生通過屋頂平臺到相鄰未起火的單元疏散樓梯逃生。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 亚洲青青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伦中文字幕另类不卡 |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久久88 | 亚洲一区二区经典在线播放 |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