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障卡,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張證件。不僅關乎就醫結算、保險等社會保障功能,還將具備現金存取、消費等金融應用功能。
截至目前,持卡人數已超過13億人,覆蓋93%以上人口,廣泛應用于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以及其他多項民生服務領域。
但以下這些關于社保卡的“小秘密”,你真的清楚嗎?
社保卡發行超13億
到2025年基本覆蓋全國人口
日前社會保障卡20周年座談會在上海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目前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已超過13億人,覆蓋93%以上人口,開通100多項持卡應用,廣泛應用于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以及其他多項民生服務領域;電子社保卡自去年啟動以來,簽發量已經超過8000萬張。
會議要求,要加大社會保障卡發行服務力度,到2025年基本覆蓋全國人口,建立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大力發展電子社保卡,形成線上線下綜合服務能力,在民生服務領域實現一網通辦、一卡通行。
在部分職稱考試中
社保卡可作為有效身份證件
去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人事考試中心印發《關于做好在資格考試組織實施工作中推廣應用社會保障卡的通知》,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在人社部門組織實施的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中推廣應用社會保障卡。
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網報系統中支持社會保障卡作為有效身份證件報名。
自2019年下半年起,報考人員可持有效居民身份證或社會保障卡作為身份證件進入考場,按照資格考試有關規定參加考試。
各地人事考試機構可結合當地電子社會保障卡推廣應用情況,積極探索使用電子社會保障卡,為報考人員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具體以各地區發布的資格考試規定為準。
一卡在手 暢享102項功能
除了在職稱考試中當作身份證件進入考場外,參保人員還可持卡享受社保繳費、待遇領取、就醫購藥、信息查詢、異地就醫結算、勞動能力鑒定、就業失業登記等102項人社公共服務。
社保卡使用不當
嚴重者可追究刑事責任
社保卡功能如此強大,但要小心以下行為,使用不當,甚至會被追究刑事責任!
1、購買生活用品、與疾病治療無直接關系的體育健身或養生保健等消費等;
2、醫藥換藥(物)、轉賣藥品、套用和虛開檢查治療項目等騙取醫療保險基金,超范圍購藥囤積藥品等;
3、盜用、冒用他人社保卡。《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規定 ,在依照國家規定應當提供身份證明的活動中,使用偽造、變造的或者盜用他人的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于證明身份的證件,情節嚴重的,處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有前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4、把自己的卡借給別人;
5、偽造或者使用虛假病歷、處方、檢查化驗報告單、疾病診斷證明等醫療文書和醫療費發票,作為醫保賬戶報銷憑證,會被視為醫保欺詐;
6、在醫院使用社保卡開超出病情所需藥量的藥物,再轉手倒賣給別人,這屬于套取社保基金的行為,是非法牟利和不當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