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隊確實是強,但也沒有傳說中的那么強大。”幾天前,黃紫昌在接受采訪時說出的這番話,沒有太多人把它當回事,理智一些的球迷認為這只不過是國奧的小伙子自我鼓勵的方式,激進一些的球迷則開啟了對年輕球員缺乏自我認知的指責。
但在泰國宋卡進行的奧預賽小組賽首輪的比賽中,中國國奧只是在比賽的最后一分鐘遭遇絕殺,0-1惜敗于韓國,甚至結合場面來看,我們和韓國人還踢得互有攻防,并未顯示出絕對的劣勢。
不少球迷在賽后認為,國奧雖然輸球了但依然踢出了自己的技戰術特點,這樣的失利差強人意,換句話說是可以接受的。主教練郝偉也受到了表揚,尤其是他的土帥屬性,更是被拿來與前任教練希丁克一通比較,那些關于郝偉選人大名單里重視魯能預備隊球員放棄中超主力球員的論調也一消而散。
所有的一切看起來都充滿了希望,如果不知道比分只看評論的人,甚至還會以為國奧隊取得了一場多么漂亮的勝利呢。但最為殘酷的現實是,我們在三場小組賽中已經吃到了一場敗仗,在力拼韓國不成且折損鋒線核心張玉寧的情況下,國奧的出線前景看起來甚至更渺茫了一些。
國奧踢出難得自信 原來韓國人也怕逼搶
賽前在備戰時,前線就傳來了新聞,國奧針對韓國隊每一名球員的特點都進行了針對性的分析,甚至教練組將責任細化,要求球員在場上點對點掐死對手。從場面來看,國奧的準備非常到位,張玉寧和段劉愚作為頂在球隊最前面的兩名球員,一直與韓國隊的雙后腰保持著較為緊密的距離,不讓對手舒服地從中后場建立組織。
過往我們在總結中韓對抗里暴露出的問題時,時常提到韓國球員的特點是跑不死,他們對中國球員的壓迫做得非常出色,但在本場比賽中,主動進行前場逼搶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反倒成了國奧隊。面對中國球員的緊逼,韓國雙中衛李相珉與金載雨時常只能從后衛線上匆忙地大腳長傳,就連門將宋范根也被搶得幾次被迫解圍,看到這樣的場景,我們難免心生感慨,原來韓國人也怕逼搶。
以前中國球員在場上停球失誤的時候,有的媒體會專門做出動圖集,表現中國球員的基本功是多么粗糙,但本場比賽韓國人也出現了多次低級的傳接球失誤,倒不是對手真的做不好這些傳球配合,只是國奧的球員給到了足夠的壓力,韓國人的失誤率自然也隨之上漲。
不久前李鐵在上任國足主教練時曾經提到,中國球員存在訓練中聯賽中能踢好球,國家隊卻發揮失常的現象,但在與韓國的比賽中,國奧的小伙子們卻展示出了難得的自信。張玉寧有過接門將陳威長傳停球后轉身射門一氣呵成的表演,段劉愚幾次打身后的長傳都聯系到了積極前插的楊立瑜和陳彬彬,就連替補上場的00后小將周俊辰也敢在韓國人的禁區閑庭信步地踩單車過人,國奧的這幫小伙子似乎真的從心里相信自己并不比韓國人差多少,這份自信絕對是過往國字號比賽中難得一見的。
整體滿意不可盲目樂觀 國奧仍存一明顯差距
賽后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奧與韓國隊的控球比是45%對55%,射門比是13對16,射正比是5對5,整體絕對算得上有來有回。但這不代表我們就能盲目樂觀,至少從場面來看,當皮球打到核心區域時,我們較之韓國人終結進攻的能力還是有所欠缺。
盡管控球率的差距并不懸殊,但韓國人面對我們的防線更多還是保持一種攻堅的狀態,國奧的反擊組織有序,我們中后場的球員多次通過地面傳遞結合長傳轉移將球打到韓國隊的后場,再由前插球員控球后伺機而動形成威脅。尤其是比賽進入到下半場后,韓國人迫切需要勝利,他們多次整體壓上被我們抓到身后空當,但擁有速度優勢的楊立瑜和陳彬彬在得到皮球后的處理還是略顯拖沓,幾次處理球要么是沒有及時將球分出,給到位置更好的隊友,要么是選擇自己強干,在一對一的情況下艱難完成一記射門,沒有把空間的優勢利用到最大。
本場比賽,國奧在后場的防守,中場的調度和前場的速度方面都展現了自己的特點,但皮球打到禁區附近,涉及到最后一射和最后一傳時,進攻效率就不如之前的鋪墊來得亮眼了。反觀韓國隊,在面對國奧的鐵桶陣時,多次利用快速的橫傳轉移撕扯空當,尤其是右后衛姜允盛多次前插助攻送上傳中,將對位的迪力穆拉提折騰得難以招架。
韓國隊的一些球員如10號李東炅的確具有腳下優勢,但對手在進攻中的配合套路卻更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皮球打到邊路后,韓國邊前衛回撤接球做給中場,后腰再一腳球打給前插的邊后衛形成突破,這種套路屢試不爽。
國奧的球員在前場已經完成了不少的傳遞,但我們的傳球更多是點對點,尤其是在邊路,基本上是邊前衛斜插,邊后衛直塞,看似打出了一次標準的直傳斜插配合,但實際上由于缺乏聯動,接球隊員始終被韓國身后跟防的球員限制,難以舒服地轉身向禁區內發展,最后只得把球再打回。這樣的進攻看似沒有丟失球權,但實際的效果顯然不如韓國隊的區域配合,而這其中的差距恐怕不是球員的個人能力所導致的,還包括球員的踢球習慣以及他們對于比賽的閱讀能力,在進攻選擇尤其是靠近禁區的進攻選擇上,我們與韓國球員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折損張玉寧國奧出線告急 多人閃耀郝偉值得尊重
吹毛求疵的批評掩蓋不了國奧精彩發揮的事實,但再出色的比賽內容也同樣無法掩蓋我們失利的事實。本就身處死亡之組的國奧已經吃到一場敗仗,更為不幸的是球隊的頭號前鋒張玉寧還因傷離場,賽后的檢查結果顯示張玉寧第五跖骨骨裂,將提前退出本屆賽事,這再為國奧的出線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本屆U23亞洲杯即東京奧運會預選賽,中國足協高層對于本屆賽事非常重視,因為這關乎國字號球隊參與國際大賽的名額,但事實上熟知中國球迷的看客大多認為,國奧的實力還不足以入圍最終三甲,因此即使球隊真的遭到淘汰,只要我們在比賽中打出了內容,便值得肯定。
國奧的主教練郝偉賽后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隊員們盡力了,可能結果不太好,但是隊員拼盡全力,值得表揚。”作為9月才剛剛頂替希丁克接受國奧的主教練,郝偉比任何人都想做出點成績證明自己的能力。因此當比賽進行到最后時刻,國奧沒有換上后衛加強防守,郝偉的三個換人調整楊立瑜、周俊辰和陳蒲全部用在了進攻線上,以當時的比賽局面來看,國奧和韓國隊的場面是五五開,甚至國奧還稍微占據主動一些,這樣的調整沒有太大的毛病,職業教練員,有機會誰不想贏球呢?
但在最后時刻遭遇絕殺后,質疑的聲音便隨之浮現,知名足球記者張昊在社交平臺上撰文稱:“比賽最關鍵的時刻背著手在場邊轉圈,也沒有給隊員們喊喊加強防守,郝偉讓人有些看不懂。”不過這樣的評論即使傳到郝偉耳中,他可能也不會去當回事,畢竟這段時間里郝偉已經對外界的質疑見怪不怪了。
國奧23人大名單出爐時,有人質疑郝偉為什么不帶黃紫昌,郝偉親自解釋了黃紫昌和劉若釩的狀態都不太好,劉若釩參加比賽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價值,球迷并不買賬。作為國奧的主教練,郝偉比所有人都更清楚球員的比賽狀態,事實證明即使是入選的劉若釩,也根本沒有獲得一分鐘的上場時間,郝偉更信任場上的球員,他們也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之前還有人質疑郝偉為什么選擇那么多魯能系的球員入隊,是不是徇私舞弊?但他們沒有看到郝偉在最后一期的集訓里招入了此前根本和國奧不太沾邊的周俊辰,小周在本場比賽替補登場的時間里,展現出了非常強大的沖擊力,如果郝偉選人看人真的不廣泛,僅憑個人情緒的話,周俊辰這種在中超都沒怎么踢過球也不是魯能體系的球員,又如何能走進國奧隊的視野呢?
一支球隊之所以要有主教練的位置,是確保球隊向外傳遞出一種聲音,執行一種戰術,如果主教練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指揮球隊,何不在替補席上樹個稻草人省事?對本土教練員的質疑不應從其選擇大名單起開始,新任的國足主帥李鐵亦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作為職業足球教練員界的頂尖人才,郝偉以及李鐵都值得外界更多的耐心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