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版照片:上圖為牛君俊展示當年送給妻子的麻編拖鞋款式;下圖為牛君俊和妻子郭娟展示他們創新制作的麻鞋(1月10日攝)。
出生于1987年的甘肅甘谷縣安遠鎮青年牛君俊,從制作麻編拖鞋起步,和妻子攜手創業,如今他在老家自己開工廠,產品遠銷意大利、澳大利亞、德國、韓國等多個國家。這一切都得從送給妻子的一雙麻編拖鞋說起。 2008年,上大學的牛君俊結識了比自己小兩歲的河南駐馬店的同學郭娟,有一次假期回家,牛君俊專門購買了一雙當地的麻編拖鞋送給郭娟,“看起來不怎么樣,但穿著非常舒服,尤其夏天很涼爽,后來我們就墜入了愛河。”郭娟回憶道。
甘谷麻鞋是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一直有手工制作麻鞋的傳統。這雙結緣的“信物”給了二人啟發,“當時覺得是個商機,我倆就開了個網店銷售甘谷麻鞋,一年營業額超過10萬元。”郭娟說。 銷售別人的產品不如自產自銷。2011年,郭娟跟隨牛君俊到甘谷辦起了麻鞋廠。夫妻倆為產品創新做了不少嘗試,如今銷售的麻鞋款式達到150多種,受到市場歡迎。
生意越做越旺,郭娟便開始與當地婦聯合作。現在,郭娟是當地周邊近2000名農村婦女的“老板”,婦女們按照訂單要求手工制作麻鞋部件,由郭娟在工廠里制作合成后對外銷售。從網店到微店再到如今的直播賣貨,麻鞋的營銷渠道也不斷拓寬,2019年,牛君俊和郭娟的麻鞋廠制作了8萬余雙麻鞋,銷售額達800多萬元。 “新的一年,我們準備繼續拓寬銷售渠道,讓古老的麻鞋制作技藝創新傳承,讓農村婦女跟著我們不斷增收,也讓甘谷麻鞋銷的更多更遠!”郭娟說。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郭娟(右二)和婦女們在位于甘谷縣的麻鞋廠一起制作麻鞋(1月10日 攝)。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郭娟和牛君俊在位于甘谷縣的麻鞋廠將麻鞋裝盒(1月10日攝)。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在位于甘谷縣的麻鞋廠,郭娟(右)在網絡平臺上直播賣貨(1月10日 攝)。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在位于甘谷縣的麻鞋廠,郭娟和牛君俊加工麻鞋(1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

這是傳統手工麻鞋(1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范培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