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下午,一篇雄文突然刷爆了我的微博首頁。
雄文題目是,《生態經濟學集成框架的理論與實踐:集成思想的領悟之道》
對這種每個字都認識,但組合在一起就有點迷糊的論文,我一般是不看的。但有朋友評價:這是2020年的第一篇神論文。
看摘要里的幾行字,卻突然提起了我的興趣。
摘要下面第一欄寫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國家終于承認拍馬屁是一門學問了。
在這篇發表于2013年的論文中,作者詳細分析了導師和師娘的種種軼事,具體來說就是導師的崇高感和師娘的優美感。
雖然這兩個感,一看就是從康德老夫子那里得來的靈感。
首先,是對導師和師娘的一通吹捧夸贊。
還有:
再有:
繼續:
然后:
看到這里,我覺得令狐沖的師父師娘膝蓋上雙雙中了一箭。
文章里還有針對導師師娘結婚40年來關系的圖表分析,十分嚴謹。
為什么還會有道家的乾坤呢?是因為,他認為導師師娘達到了陰陽平衡,天人合一的境界。
具體來說,可以這樣解釋。
覺得光靠文字論述不夠全面,他又做了個圖表,從仁義禮智信上論證導師崇高感和師娘優美感的統一性。
在一頓彩虹屁的最后,作者得出了導師無比崇高和師娘優美無比的小結。
這一通胡吹,甚至讓我懷疑他找的是導師還是岳父,是不是有個叫岳靈珊的小師妹在等著他娶。
在論文文末,作者再獻上一則紀念導師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年、結婚40年的長篇詩作。
讀罷,我得第一感覺是,這篇論文的指導價值在于,它告訴了所有還在論文上苦苦掙扎的朋友們:
當你的文章狗屁不通時,多來點馬屁也是能發地。
這位彩虹屁的作者是來自中科院的徐中民教授,他今天的身份是中科院的博士生導師。
徐中民其人
再看這位教授的其他論文,我才發現,原來這樣的奇葩論文,遠遠不止一篇。
對此,我只有一個感受:
牛逼!這也可以?太牛逼了!
比如這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卓越之路——變化、持久和永恒》,把科研論文寫出了哲學玄幻小說的范。
又或者這篇《風行水上——論科研人員之道》,也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應對妖魔鬼怪?防止走火入魔?打掉魔頭?
看到這幾個步驟后,我才明白了這篇文章的苦心。
寫的哪里是科研人員,分明是拜入華山派后林平之的心路歷程。
在他的個人微信公眾號上,這位教授用一張圖片總結了自己這些年來的研究成果。
兄弟一二三四五、兄弟個十百千萬……
這是什么?
這是新水滸傳片尾曲《兄弟無數》的歌詞??!
怎么徐中民教授又從華山跳到梁山了?
在教授豐碩的研究成果中,上面出現的這些雄文,都刊發在一本名為《冰川凍土》的雜志上。
這是一本末世流科幻小說嗎?帶著好奇,我去搜了下,沒想到被雷得外焦里嫩:
這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創辦,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主管的期刊,等級是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
換句話說,徐老師投的就是自己所在單位的雜志。
而這本期刊的主編,程國棟,就是徐教授論文中的恩師,師娘的丈夫。
多少人想發都發不上的核心期刊雜志,隨便一期就用幾十頁的篇幅刊載了他門下弟子熱情贊譽師娘的論文。
搜索程國棟主編的信息,可以看到他的更多履歷和學術背景。
按照兩條時間線,徐教授應該是在研究生時代就認識了自己的這位程導師,在他門下學習跟隨了二十多年。
徐教授的論文是怎么過審的?現在的核心期刊是會打字都可以隨便發了嗎?
我帶著好奇,查詢了雜志官網公布的發稿流程。
按照介紹,每篇發表的稿件都需要經過4次審核,編輯初審,兩名外部專家再審,程院士終審。
這樣看來,也不是識字就能發,還得是有嚴格的審核流程。
這說明了兩件事,要么院士看不懂文中的馬屁所在,要么是這么多年來他認為馬屁就是自己這位學生的學術精神了。
而據這位徐教授透露,自己不僅善于拿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自己指導的學生也能拿到,他還提供相應的收費服務。
來自徐中民微信公眾號“書味香”的一篇承接項目修改服務推文
報酬是,每次撥款基金金額的10%作為服務費。
在發表這篇論文的2013年,徐教授舉辦了一次講座。
講座主題是:怎樣寫論文和文章?
看似嚴肅,但在第一頁文本就道出了真相:
今天專門講怎么抄習!
之后的幾大秘籍,分別是化妝法,摻沙子,換湯。
具體來說就是,一個意思不同的表達,把各種論文和主題混合,把不同的模式搬到自己的研究主題上來。
同樣,對于如何寫英文論文,徐教授也給出了辦法:
要是翟博士能看到徐教授的講座,哪里還會遭到天下學子的唾棄呢?
不知道知網,我還不知道抄么?
一位徐教授曾經帶過的研究生在網上寫下了對這位傳奇老師的評價:
天才型人物,視錢財功名于塵土。
我懷疑他少寫了一句:
平生唯好馬屁。
在讀完徐教授的幾篇雄文后,這位研究生評價:
與徐中民老師相識,我才真正懂得學問之道為何物,我才真正懂得一個人的心胸和視野可以寬廣到什么樣的高度。
由此也明白了做什么樣的人,生命才有意義,走什么樣的路,生活才會幸福。
而對他的影響,這位學生感嘆:
拯救了我的靈魂,讓我的生命重生;
下定決心考博深造,向徐中民老師看齊。
知乎上有個問題,叫“舔狗舔到最后應有盡有”,已經有人將徐教授這段傳奇經歷貼了上去。
昨天晚上,《冰川凍土》已經致歉,說將要撤下這篇文章。程國棟院士也出來表態了。
我2011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后對期刊的關心很少。這兩篇文章的發表我事先一無所知,但作為主編事后沒做任何處理,應負重要責任。我已正式向領導申請引咎辭職,辭去主編的職務,并對由此造成的不良影響,誠懇地向廣大讀者道歉!
顯然,如果這篇7年前發表的文章沒有被扒出來,學術界會繼續風平浪靜,歲月靜好。
……
不過,看到知乎上一個憂心忡忡的回答,我突然驚醒了。
很多人都嘲諷這個作者,但我真的覺得……
是不是導師對這個作者不好或是壓榨得太厲害?導致這個作者賭上自己一生的前途,也要拉導師和師母下馬?
細思恐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