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民政部今天(1月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民政部二級巡視員楊宗濤針對媒體關注的結婚率逐年下降、離婚率逐年上升等問題予以回應,他表示,結婚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適婚人口數量下降。
會上發布數據,2019年全國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結婚登記947.1萬對,離婚登記415.4萬對,結婚率和離婚率尚在統計當中。記者對比歷年數據發現,這是近十年來結婚對數首次低于千萬。
楊宗濤表示,2014年起,我國結婚率逐年下降,其中最主要原因是適婚人口總數下降。“我國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出生人口數量減少。”
而針對不婚晚育現象,他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不少人的婚姻觀念發生了變化。此外,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年輕人受教育的年限增加,結婚年齡不斷推遲,相當一部分適婚人口沒有結婚。
楊宗濤表示,結婚和生育密切相關,結婚率降低會影響人口出生率,進而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應該引起足夠重視。下一步,民政部和各級民政部門將完善相關社會政策,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積極的戀愛觀、婚姻觀和家庭觀。同時,也希望社會各方共同關心關注適婚人群的婚姻問題,積極創造有利條件,讓更多的適齡人群走進婚姻、建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