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火車發現自己的座位是“殘障人士專用席位”,要不要讓座?
持有硬座票的穆先生,上了車才發現,自己的座位上標識了“殘障人士專用席位”。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春運迎來人流高峰,火車票一票難求。好不容易購買到硬座票的上海市民穆先生就遇到了一件尷尬事。
1月17日,持有硬座票的穆先生,上了車才發現,自己的座位上標識了“殘障人士專用席位”。而且上車時,已經有一名腿部做過手術的兒童坐在這個位置上,他雖然出差勞累且車上擁擠,但還是沒有要求該名兒童把座位“還”給自己。
穆先生表示,無論在購買時,還是在票面上,他都沒有被告知,這張火車票對應的是“殘障人士專用席位”。
“我這票是通過12306正常購買的K5211次列車的火車票,購買時并沒有提示和告知說這張是‘殘障人士專用席位’的票。”穆先生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這張票是從北京西到邯鄲的火車票。春運人很多,很多乘客站著,我本來想可以坐兩個半小時到保定,我上車后發現有一個孩子腿部做過手術,坐在那個位子上,孩子家長稱是列車長安排他們坐到了我的位置上。”
澎湃新聞記者就此詢問了12306全國鐵路客戶服務熱線,客服人員表示,“有的列車設置有殘疾人專用票額,一般在距離開車前24小時,殘疾人專用票不再發售,會歸入票務系統,一起對外發售。既然是買了車票,就正常使用這個席位就可。”
穆先生展示自己的車票,上面未標識座位性質。
但是,穆先生查了他的購票記錄,他是在1月14日購得1月17日的火車票,并非是臨近發車的24小時內。
持有“殘障人士專用席位”火車票的乘客,見殘疾乘客究竟是否要起身讓座?有否相關規定?對此,該客服人員并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表示,“這是自己買的票,為什么要讓?這又不是坐公交車或坐地鐵。”
但穆先生表示,這個座位安排并沒有人征求過他的意見,“我上車就發現已經安排了。孩子家長就說列車長安排的。車上座位都賣完了。我就從北京西站到了保定。”
穆先生認為,“殘障人士專用席位”確實應讓座給“傷病旅客”,但他確實購買的也是“硬座票”,不應該不被告知這個座位的特殊性。
“殘障人士座位不應正常出售,而應預留,以備殘障人士使用。”穆先生說。
當時這趟列車上很擁擠。
北京觀韜中茂(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葛志浩認為,乘客向鐵路運輸公司購票的行為,本質上屬于運輸承攬法律關系。通俗來說,即鐵路運輸公司在乘客足額支付價款后,有義務向乘客提供可供乘客正常使用且不附帶附加條件的運輸服務,其中也包括提供可正常且不受限制使用的座位。
但是,殘障人士座位既然已有專門標識,優先提供給指定人員使用,那么該座位的使用就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此情況下,建議鐵路運輸公司在售票時不妨如實告知乘客該座位的特殊信息,否則可能導致乘客的知情權以及正常接受服務的權益受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