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法國政府上周五安排包機撤離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fā)地武漢的法國公民時,卻有一名法國人留在了原地。他叫菲利普·克萊恩(Philippe Klein),是在武漢工作六年的法國醫(yī)生。一周過去了,他仍然在那里照顧他的病人。“對付病毒,我在這里要有用得多。”
據(jù)法新社報道,克萊恩是武漢國際醫(yī)院(International SOS Hospital)的主任醫(yī)師和負責人,主要工作是救治外籍人士。1月26日,在法國宣布將從武漢撤離數(shù)百名本國國民后的15分鐘內(nèi),克萊恩就下定了決心要留下來。武漢是中國政府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過程中實施交通管制的首個城市。
法國醫(yī)生菲利普·克萊恩
克萊恩在談到他留下來的決定時說:“這不是英雄主義行為。這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我想我在這里會比在法國有用得多。”
但克萊恩是四個孩子的父親,這一家已經(jīng)在中國生活了六年。他建議妻子與孩子回國。
這位在法國梅斯(Metz)土生土長的人當時分析:“現(xiàn)在的擔憂是,當?shù)氐尼t(yī)院目前百分之百地動員起來控制這種冠狀病毒疫情,所以可能會有很多方式交叉感染。”“這就是為什么我強烈建議在武漢的法國人回到法國。”
1月31日和2月2日,法國出動兩架飛機到中國接回法國公民。“我的妻子和孩子登上法國派來的第二架飛機離開了,”克萊恩說,“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但作為一名醫(yī)生,我必須考慮將病毒帶回家的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fā)了外國人對更廣泛的全球疫情的恐懼。但克萊恩建議正確看待這次疫情的爆發(fā)。
他說,在正常情況下,流感“在一個季節(jié)可以殺死地球上多達55萬人”。“我外出時經(jīng)常戴口罩。這是當?shù)卣?guī)定的義務,所以武漢這里的每個人都戴著口罩。”“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經(jīng)常洗手。”
對克萊恩來說,留在中國是他的工作,也是他要做的事情。“我是一個病毒馴服師,呆在中國,就像是把獅子關(guān)在籠子里等待我來對付。”
克萊恩與中國同事(資料圖)
2月5日,他向法國24小時電視臺講述了病毒肆虐武漢下的日常生活。
克萊恩對中國醫(yī)護人員印象深刻:“就工作人員而言,有足夠的醫(yī)務人員,他們非常敬業(yè)。人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巨大勇氣。”
另一方面,克萊恩說中國的醫(yī)院缺乏設(shè)備,特別是對醫(yī)務人員的保護。“多虧了法國飛機上負責疏散法國僑民的設(shè)備,我才得以補充庫存。”
克萊恩表示,每次會診前,他都會把自己所有的防護裝備、手套和口罩放進車里,以免污染到病人。他目前正在治療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年輕外國人,他們的預后很好。
在克萊恩看來,武漢仍處于疫情不斷增長的階段。“但我們看到,它是以線性而不是指數(shù)方式傳播的。這特別要歸功于武漢自1月中旬以來實施的遏制措施。”
“考慮到12天的潛伏期,疫情應該在2月8日左右達到高峰。然后將逐步改善。”
克萊恩呼吁武漢人民要有耐心和自信。“武漢將最終迎來春天和更光明的日子,在這一疫情之后武漢將變得更加強大。”
編譯/采寫:南都記者 史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