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核心期刊《銀行家》刊發主編十歲兒子散文”一事有了最新進展。
2月10日17時許,《銀行家》雜志社一位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雜志社需要整改處理2個月,主編王松奇已被解聘、免職。”
南都此前報道,1月15日,核心期刊《銀行家》因刊發主編王松奇之子王青石的散文引發爭議。其子首次在該刊發文時,年僅10歲。
另據《銀行家》雜志主管單位山西省社科院一位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具體的整頓措施包括:首先把“文化休閑”欄目停辦取消。同時審稿上,作為主管單位,每期審稿由山西社科院來審稿,同意以后才可以發稿。
核心期刊刊發十歲兒子散文,官方公眾號推薦兒子個人公眾號
據官網介紹,《銀行家》創刊于2001年,主辦單位是山西省經貿委、山西省財政廳和山西省供銷社,被列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核心期刊目錄。“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王松奇擔任主編,形成了以主編為核心的研究、編輯團隊及廣泛的金融業內外人脈資源。”
知網數據顯示,2007年王青石首次在《銀行家》發表散文和詩歌時年僅10歲。
署名王青石的散文《這個冬天的第一場雪》寫道:“沒有雪的冬天是沒有靈魂的冬天,幽黃色的天空讓我們找不到太陽,地球好像被裝進了粗糙的麻袋。”
2010年至2017年期間,王松奇和王青石父子二人在《銀行家》“父子集”專欄共發表16篇作品,每篇內容都包含王松奇的書法和王青石的文章。此外,王松奇還于2014年5月5日刊發《爸爸的話》,推薦兒子王青石的新書《2013寫在波特蘭》。
此外,《銀行家》雜志官方微信公眾號也曾多次推薦“王石頭”(王青石)的書籍《我在羅切斯特揍了一個雪人》、《石上清泉》等,并推薦“王石頭”微信公眾號。不過,南都記者2月10日檢索時,系列文章均已刪除。
“王石頭”公眾號簡介顯示,王青石是哥倫比亞大學2019屆社會學碩士,北美音樂廠牌“丹佛寺Dan4th”成員,截至2月10日,已發表171篇原創文章。
南都記者查找后發現,2018年11月12日,王青石曾在接受校園媒體采訪時談及音樂創作過程,“創作過程就是在那些伴奏里找到一個,那一個瞬間我覺得很有感覺的,把最直觀的話甩出來,然后在從那一句話開始擴展。”
主編曾自問是不是“以權謀私”
王松奇也曾在《銀行家》雜志上自問刊發兒子文章的行為是否算“以權謀私”,并進行解釋。
他在2007年《銀行家》第一期中發表文章《王松奇按語》中寫道,“王青石是誰?全國銀行界的《銀行家》讀者們不知道,當然我們編輯部的同志都知道——他是我的兒子,今年只有10歲,還在讀小學五年級。在給《銀行家》寫稿子之前,他已經寫了150多篇作品,其中已有11篇在《中國少年報》、《中國少年兒童》雜志和《中國少年英語報》上發表。”
王松奇認為,兒子的作品“文筆清純生動,風格華麗雋永”“只要是好文章,不管作者是誰,都可以投來發表。我連續三期甘冒風險刊登我兒子王青石的文章實際上就是要顯露一種所謂‘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處世姿態和不拘俗套,文章至上的辦刊理念。”
采寫:南都記者 諸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