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易娟展示6月19日武昌站售出的最后一張紙質火車票 新華網發 陳俊攝
新華網武漢6月21日電(余凌云 陳俊)“太有意義了,這張T168次列車車票我一定要帶回去好好珍藏......”6月19日下午18時15分,武昌火車站工作人員易娟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到售票大廳窗口,購買當日途徑武昌站最后一趟列車的火車票,這也是武昌火車站建站103年以來售出的最后一張紙質火車票。
6月20日,電子客票在全國普速鐵路推廣實施,覆蓋京廣、京滬、京九、隴海等普速鐵路路網干線和運輸繁忙線路,共涉及1300多個車站,全國鐵路有2400多個車站實行電子客票,將覆蓋95%以上的鐵路出行人群。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管內117個客運站實現電子客票全覆蓋。
方寸火車票,折射鐵路大發展,在武昌火車站從事了27年售票工作的易娟和她的同事們見證了火車票的發展與變遷。
上圖為80年代,工作人員為旅客出售硬板火車票。下圖為易娟在現代化的售票大廳里,為旅客提供購票服務。(拼版照片)
1993年,21歲的易娟來到武昌火車站,成為一名客運員。兩年后,她開始擔任售票員工作,那個年代電腦尚未應用到鐵路售票系統,易娟賣起票來就像中醫“抓藥”。
在售票崗的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木頭箱子,箱子上有數十個抽屜,去往不同城市的車票就分裝在不同的抽屜里。旅客買去哪里的票,易娟就抽哪個抽屜。抽了車票,再用扎票機在票上扎日期,用膠水在票上貼上寫有座位號的小紙條。
1996年起,武昌站啟用電腦售票系統。從來沒摸過電腦的易娟一開始不知所措,后來她買了臺小霸王學習機,利用學習機上的鍵盤,很快學會了打字,還成為了業務骨干,同事們有不懂的都向她請教。
2007年,機打軟紙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帶有二維碼的磁介票出現。之后,自動取票機也開始上線。
2019年11月20日,武鐵轄內11個停靠動車的車站首批試點電子客票,至當年12月25日,武鐵轄內停靠動車的69個車站全面實行電子客票。
“刷下臉就進站了,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2019年12月份,經常到武昌站乘動車回老家的李先生,對刷臉進站、站內智能導航等一系列新的服務項目感慨不已,連聲說:“坐火車真是一年一個新變化。”

圖為旅客在武昌火車站“刷臉”進站 新華網發 陳俊攝
如今,電子客票又開啟了普鐵“一證通行”新紀元。
“電子客票能夠給旅客出行帶來極大便利”,武昌售票車間黨支部書記龔海燕說:“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電子客票自助退改簽、無接觸進出站、網上辦理返崗務工團體票等優勢得到了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