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6月23日電(記者賈遠琨)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6月23日通過交工驗收,正式投入生產(chǎn)運行。該航道與長江口北槽航道形成“北主南輔”通航態(tài)勢,有助于大小船舶分流通行,整體提升長江口通航效率。
長江口是長江入海通道,長江干流經(jīng)三級分汊,形成四個入海口,其中第三級分汊形成一北一南兩個航槽。目前,北槽已經(jīng)建成為12.5米深水航道,并上延至南京,是長江口的主航道。“北槽航道即12.5米深水航道日趨飽和,根據(jù)測算,2025年、2030年長江口貨運量將分別達到17億噸和20億噸,屆時,北槽航道船舶流量和通航密度將進一步加大,船舶平均等待時間將進一步增加。”長江口航道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任建華說。
為緩解長江口通航壓力,實現(xiàn)船舶分流通行,交通部門積極擴大有效投資,補齊水運基礎設施短板,決定實施長江口南槽航道一期工程。長江口南槽航道一期工程總投資17.52億元,該工程的建成標志著長江口在現(xiàn)有12.5米深水主航道的基礎上,再添一條長86公里、水深6米、寬度600米至1000米的優(yōu)質(zhì)輔助航道,可滿足5000噸級船舶滿載乘潮雙向通航,1萬噸至2萬噸級船舶減載乘潮通航及大型船舶空載下行乘潮通航。
為提升南槽航道利用效率,維護良好的船舶通行秩序,上海海事局發(fā)布《關(guān)于長江口深水航道和南槽航道船舶交通組織相關(guān)事宜的通告》。“發(fā)布通告是為了優(yōu)化長江口主、輔航道船舶交通組織,引導船舶大小分流、各行其道,互不影響,提高通航安全保證率。”上海海事局副局長吳紅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