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田恬、劉劍英)由河北省委宣傳部、省廣播電視局、河北廣播電視臺、邯鄲市委宣傳部、邯鄲廣播電視臺等單位聯合攝制的4集文獻紀錄片《長江支隊:從太行到八閩》,6月28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后,在河北省引發強烈反響。
該片以飽含感情的鏡頭語言,以長江支隊第二代回訪父母足跡的形式,穿插時代大背景和人物小故事,真實記錄了長江支隊4000多人的奮斗歷程。“當黨和國家需要他們背井離鄉、隨軍南下時,他們義無反顧、積極報名;當黨和國家需要他們繼續南征、接管福建時,他們欣然接受、全力以赴;當遇到挫折困難甚至屈辱折磨時,他們不改初衷、無怨無悔。”磁縣長江支隊歷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大明的父母都是長江支隊成員,他表示,革命先輩體現出聽黨指揮、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長江支隊精神,他們的事跡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品質,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堅強品格,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具有深刻的思想魅力和豐富的時代內涵。作為他們的后代,要做好革命傳承,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好,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長江支隊是解放戰爭后期中共中央選調得力干部南下建政的突出代表。省委黨史研究室編研三處副處長岳雪霞認為,在這批南下干部身上突出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擔當。他們的中途轉向、南下建政、剿匪土改、建功八閩,突出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無私忘我、勇往直前、克服萬難、勇于犧牲的政治品格和革命精神。這種品格和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在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面前,我們戰勝和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尤其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發揚這種精神。
“這部紀錄片是對以長江支隊4000多位老同志為代表的全國南下干部的崇高敬禮,也是一份對黨百年風雨歷程的回望和禮贊。該片再現了當年長江支隊從太行到福建六千里艱難跋涉的歷史,體現了他們的忠誠奉獻和使命擔當。他們為解放全中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更為后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省音協副主席兼秘書長郭玉紅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但無論時代風云如何變幻,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都不會改變。
武安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張建國曾參與該片的部分拍攝工作,他認為這是一部資政育人的好教材。“資政育人是黨史工作的一項重要社會職能,利用黨史作品為黨的政策提供鏡鑒,教育干部群眾和青年學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紀錄片中所展示的長江支隊聽黨指揮跟黨走、不畏艱險無私奉獻、忠誠踐行初心使命的偉大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這是高山對大海的情懷,這是兒女對母親的厚愛。”河北省青年作家尚未認為,在那個激情昂揚的崢嶸年代,一批批優秀的共產黨人、一個個年輕的革命戰士,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抒寫了深愛中華大地的宏偉篇章。“這部文獻紀錄片,給人留下了真實、質樸的感覺,讓觀眾仿佛穿越時空阻隔,身臨其境地站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與革命先輩一起并肩作戰,砥礪前行,從而令整個身心得到了滌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