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社會 > 正文

一個世界級平臺點燃火種一組上揚曲線顯無限潛能

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馬永欣 發布時間:2020-07-09 16:05:41

  疫情擋不住上海人工智能一路向前的勢頭。一組上揚曲線,彰顯了上海人工智能的無限潛能:一季度,37家反饋數據的AI企業總營收同比增長31.6%;4月,33家反饋數據的企業總營收同比增長25.7%;5月,共有12家企業反饋數據,總營收同比增長98.8%。

  疫情之下,依然有如此表現,離不開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這一世界級平臺點燃的火種。三年來,上海以人工智能大會定下的“創新策源、應用示范、制度供給、人才集聚”四大高地目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出空間載體、主動開放場景、招引重大項目,鉚足干勁往前沖。

  今天起,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以云端峰會的方式再度唱響。回望過去的一年,上海人工智能不論在產業規模、創新能力、應用賦能還是行業生態,都取得長足進展。業內甚至評價,上海的AI實踐不但改變了上海,也在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站上新的起點,上海又將會交出怎樣的時代答卷,各方期待。

  氣質相符,巨頭落滬

  過去一年,上海人工智能行業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重點企業已達1116家,2019年規上企業產值約1477億元,比2018年增長10.7%。一批海派龍頭如依圖、深蘭科技等增速不減;壁仞、氪信等一批后起之秀也正奮起直追。

  猶記得,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集中簽約了33個重點項目,引人關注。這些簽約落筆即落地,不少已在上海人工智能的版圖上開枝散葉。

  譬如,達闥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項目沒有因疫情耽誤一天進度,3月31日已破土動工,超級工廠主體建筑將于年內落成。對于達闥科技這一決定企業未來走向的重量級項目,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兵信心滿滿,“在上海這片AI沃土上,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打造‘上海牌’云端智能服務機器人高端制造基地,吸引和爭取國內外尖端上下游團隊,產城結合,領先布局下一個千億級產業。”

  與達闥機器人同時簽約的IBM,則將其中國首個IBM Watson Build人工智能創新中心落地上海人工智能另一地標“張江人工智能島”。正如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所言,與張江集團攜手打造的這種開放式的AI協作創新模式,是IBM在中國的首次嘗試,也表達了IBM將進一步扎根浦東、服務上海的決心。

  這兩天,另一家布局上海的人工智能巨頭商湯科技,在滬再落一子,商湯上海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與賦能平臺項目正式在臨港啟動。這一平臺對上海的意義從一組數據可見一斑:平臺建成后的算力可以支持同時接入850萬路視頻,可同時滿足四個超2000萬級人口的超大規模城市使用;1天內可處理時長相當于23600年的視頻,等同于從舊石器時代晚期不間斷錄制到今天的長度。

  巨頭為何紛紛將未來的重心選在上海?

  “氣質”相符。正如商湯科技首席執行官徐立所說,“這里是國際最高水平的賽場,產業門類齊全、高端人才集聚,滿足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開放場景,樹立標桿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面對充滿無限可能的智能時代,上海正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擁抱人工智能,持續打造面向全球的前沿創新平臺、推進人工智能領域標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促進人工智能跨地域跨領域跨行業發展。

  落下來,更要留得住。對人工智能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能落地應用,將技術真正轉化為生產力。

  早在2018年底,上海率先在全國啟動AI應用場景建設計劃,采取“揭榜掛帥”和動態發布機制,引導社會各界開放場景,并向全球征集解決方案。截至目前,上海已經進行兩批場景開放,累計開放場景30個,涉及醫療、教育、文旅、城市管理、司法、金融等10大領域,吸引海外150多家企業、240個解決方案參與。洋山港智能重卡、進博會國網電力智能巡檢、市高院智能司法審判、市西中學智慧教育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場景已成為“上海實踐”樣板。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抗擊疫情期間,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上海市東方醫院援鄂醫療隊兩個人工智能重點應用場景建設運行,這在全國也屬首次。上海“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建設”品牌已經初步打響。據透露,上海第三批應用場景將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對外發布。“這次我們會選擇一些更復雜、更系統、應用更豐富、落地更精準的綜合性場景發布,在一個方案中融合多種智能技術。”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英說,上海正在打造的“一網統管”,也可以成為人工智能城市級應用的“試驗田”。

  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傳統行業也迎來新機。

  比如,在生產制造領域,人工智能技術已滲透汽車制造、飛機制造、船舶制造、能源裝備、鋼鐵、石化、生物醫藥等各大傳統產業領域。上汽開發物流大腦,實現大規模物流供應鏈的高效運作;寶鋼打造設備遠程智能運維平臺,集成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實現設備管理狀態智能監控、故障預警、趨勢預測、維修遠程支持;藥明康德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進行靶點鑒定和小分子生成,加速新藥研發過程。

  厚植生態,持續發力

  人工智能的發展,追根到底需要一流的人才。為吸引高端人才,上海將符合條件的人工智能人才和核心團隊納入“人才高峰工程”,提倡“一人一策”,為其生活、就業、創業保駕護航,并配置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事業發展平臺。

  過去一年,圖靈獎得主姚期智、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等一批國際頂級人工智能專家落戶上海發展,創新人才隊伍開始形成。落戶上海的姚期智院士,今年初領銜組建了上海期智研究院。“我們希望走出一條新的、多學科綜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鼓勵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優秀人才進行高密度的交流。”姚期智說,人工智能的深入發展需要有強大的基礎研究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理論和核心技術。

  依托人才集聚優勢,今年6月,由AI青年科學家聯盟·梧桐匯牽頭,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發表關于中國AI發展的全景論文,是集結中國最強AI力量的重磅發聲。“梧桐匯”,這一誕生在上海的新興AI組織,起源于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如今成為“AI in Shanghai”的新名片。

  除了為人才創造條件,上海不斷用制度呵護“想象力”,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先后發布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22條”,上海人工智能創新生態行動方案等,從產業協同、數據開放、人才建設、資金引導等方面,對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供“海陸空”全方位支持。目前,《上海市道路交通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場景管理辦法(試行)》等政策也在醞釀出臺。

  憑借上海金融中心優勢,上海更不惜“重金”給AI企業助力。去年發起成立上海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并預期通過市場化模式,形成1000億元級基金群,一批上海人工智能企業近期將獲得優先支持。同時,不斷幫助企業拓展融資渠道,優刻得、瀾起科技等創新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一批潛力企業正推進上市進程。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表示,上海將全力打造上海人工智能“一流創新生態”,以更富創新的探索激活人工智能。推動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同向發力,讓一切人工智能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鼓勵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在上海率先“試水”,努力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創新的重要策源地,為全國乃至全球人工智能發展貢獻“上海智慧”。(記者 劉錕)

     原標題:一個世界級平臺點燃火種一組上揚曲線顯無限潛能

     ——寫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云端峰會召開之際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中日韩亚洲国产综合 | 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