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社會 > 正文

安徽東至縣長江大堤轉移安置點見聞

來源:新華網編輯:馬永欣 發布時間:2020-07-12 19:58:41

  新華社合肥7月12日電  題:心安之處就是家——安徽東至縣長江大堤轉移安置點見聞

  新華社記者陳諾、李亞彪、劉方強

  “家在哪?”“就在那兒!”

  站在江堤上,即便隔著數百米,透過氤氳的水汽,55歲的村民董秀花還是一眼找到了家。

  不過她暫時回不去了。短短4天,上漲的江水淹沒了回家的路。原本位于江心洲上地勢最高的自家房子,如同正在沉沒的孤島,隨著江水的上漲,一點點迫近江面。

  “離水還有2尺高。”董秀花說著咬緊了嘴唇。

  在她身后,高高的江堤下,安徽省東至縣勝利鎮阜康小學內,還安置了17名像她一樣“找家”的人。

  7月10日,安徽省東至縣勝利鎮阜康小學安置點內擺上了折疊床和涼席。 新華社記者 陳諾 攝

  7月7日,當地長江水位持續上漲,家在圩區的鄉親們被鎮村干部緊急轉移到這座二層小樓的教室里,桌椅已被騰空,取而代之的是折疊床和涼席,講臺上備有食物、水、蚊香、熱水壺以及必備藥品。

  對于這所學校的“臨時居民”來說,因為這場超歷史水位的大洪水,讓“家”這個詞有了新的含義。

  離家前還擔心“吃不好、睡不香”的村民金龍德,很快體會到家的味道。入住第二天早晨便吃上了熱騰騰的牛肉包子,這是村干部當天一早冒著大雨,去集鎮上買的。

  7月10日,安徽省東至縣勝利鎮阜康小學安置點內的“臨時居民”們吃晚飯。 新華社記者 劉方強 攝

  “快趕上自家的手藝了。”他說,這里準備了一日三餐,每餐一葷一素,“每頓都吃得飽飽的”。

  “條件肯定不能和家比,但住一天就要給他們一天家的感覺。”勝利鎮黨委書記楊克飛告訴記者,針對這18位“臨時居民”,鎮村干部每天排班,從繁忙的防汛工作中抽出時間,做好送餐等服務。

  47歲的周慧云是村醫,7日與大伙兒一起住進教室,成了安置點的“私人醫生”。給老人量血壓、為住宿衛生消毒,大伙兒有個頭疼腦熱的,她都能照顧到。“感覺這幾天比平時還要忙。”

  7月10日,在安徽省東至縣勝利鎮阜康小學安置點,村醫周慧云成為大家的“私人醫生”。 新華社記者 李亞彪 攝

  董秀花想家,主要是惦念家中的“生意”。20余畝的西瓜、黃豆以及玉米已經泡在了水里,如今她指望著80多只雞鴨能“對沖”損失,“家回不去,它們喂不成,開始以為又要砸手里。”好在,只要有家,便有“家人”守望。“鎮里組織了23名干部和搶險人員在江心洲幫助他們看護房屋、養殖家禽。”東至縣副縣長郭宏盛在現場說。

  “有大家的地方,也是家。”村民馬美云笑著說,她和自己的三個老姐妹卷著鋪蓋“擠”在一間教室里。少了農忙,卻多了說話的人,每天做著針線活、嘮嘮家常,倒也不亦樂乎。“莊稼淹了再種唄,江邊長大的人還能怕水不成?”

  唯獨讓馬美云放心不下的,便是老伴。她告訴記者,當時催著轉移,老伴卻拎著鐵鍬上了江堤,每天挖土保圩護壩,已是4天不見人影了,只在晚上簡單通了一個電話。“昨晚又是一夜沒睡,嗓子都啞了,真把自己當大禹了。”語氣里既有埋怨,更是心疼。

  入夜,二樓最西頭的教室亮著燈,29歲的張翔坐在課桌旁,備戰一個月后的公務員考試。去外地讀大學后,這是他與父母最長一次朝夕相處,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村里大媽們骨子里的樂觀,大叔們在江堤上的勇毅。

  他填報的職位在長江對岸的城市,“期待我能成為一名基層工作者,站在江邊,為家堅守。”

  這一夜,江水依舊在漲,家依舊在那……

  7月10日,在安徽省東至縣勝利鎮阜康小學安置點外,江水已經漫過圩區(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陳諾 攝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制服丝袜欧美精选在线 | 日韩乱码中文字幕视频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高清 婷婷色中文字幕一二三 | 亚洲综合国产欧美在线 | 违禁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