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一天,她沒提前走,或是和我一塊出門了,說不定車禍就不會發生了。”陳加林有時候想過有這個“萬一”那該多好。就在去年9月,妻子潘明香騎著電動車在路口拐彎時被一輛冷凍小貨車撞倒,之后,家里的“小日子”變天了。原本顧著家里大小事的潘明香躺在病床上沒有知覺,病危通知書下了一張又一張。
陳加林辭了職,每天在病床邊、在妻子身邊“碎碎念”,一個多月的時間,他看見潘明香的眼里終于“有了光”。在南京紫金醫院,清醒之后的潘明香,“顫巍巍”地走在康復路上。在她的身邊,丈夫陳加林從未離開。
陳加林陪著潘明香進行康復運動
一場車禍之后,她成了紫金醫院“一年級生”
在南京紫金醫院的康復大廳,潘明香在踩康復運動腳踏車,陳加林坐在她身邊,眼睛就沒離開過她。妻子的每一個動作都有丈夫貼身輔助,隨時觀察動作的不規范之處。腳踏車的后背把手上,搭著一個無紡布袋,里面擺著水杯、毛巾,還有潘明香的作業本,封面上寫著“紫金醫院一年級”。翻開作業本,每一頁畫的都是歪歪扭扭的方塊,再在中間點上一個點,“你看,方塊比第一頁規整很多了,有進步吧!”陳加林像個夸獎自家孩子的家長。
一場車禍讓潘明香成了紫金醫院的“一年級生”,醫院成了夫妻倆暫時的家。南京紫金醫院康復治療中心負責人戚玉亮對這對夫妻印象深刻,“我們見了太多把親人全權交給醫生的人,像他一樣一步不離陪著康復的,真的很少。”
“我們住馬群附近,那是個星期天,我們說好一起去市區里辦個事的,她也沒跟我打個招呼,騎電動車就先走了。”陳加林回憶說,等到再見到妻子時,妻子已經連人帶車被撞倒在路口,“頭著地,周圍是一攤血。”潘明香被立刻送往醫院急救。當時影像檢查,潘明香腦部情況還好,有分散性出血,所以生命體征穩定后從重癥監護室里出來,主要處理的是骨折問題。骨折微創手術后一個多月,潘明香轉入了南京紫金醫院進行骨折康復治療。“但我后來發現,她眼白都是紅的,很紅很紅,從來沒有消退過,還一直頭疼。”陳加林說。
“這位患者情況不對勁!”南京紫金醫院的醫生們也發現了問題。住院40多天后,潘明香又出現了嘔吐,有偏癱的跡象。于是,陳加林趕緊帶著潘明香轉到綜合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這一轉院,潘明香又進了重癥監護室。
為了喚醒妻子,不愛說話的丈夫成了“話癆”
頸動脈海綿竇瘺,這個拗口的名字,陳加林現在念出來不會錯一個字,他還能向記者解釋,這是頸部血管出現了問題,造成最嚴重的腦干腦梗。可當時,他對這個疾病全無了解,只知道妻子命懸一線,進了ICU,病危通知書接了一張又一張。潘明香第一次車禍后進ICU的時候,陳加林就把外賣員的工作辭了,專心照顧妻子。
這一次醫院解決了頸動脈海綿竇瘺的問題,潘明香救回了一命,但腦干受損,右半身偏癱,出現了生活不能自理、語言表達障礙、無法吞咽等一系列問題。11月再到紫金醫院的時候,潘明香整個人都是不清醒的。
“我反復地和她說整個事故的經過,和她說以前家里發生的小事,還有兒子的工作、生活,讓她不要擔心,手機上看到今天發生了什么事,也一點點說給她聽。”陳加林告訴記者,他是個不太愛說話的人,但是醫生說要喚醒妻子,多和她交流是有好處的,于是,他在給妻子做按摩的時候也說,擦臉擦身的時候也說,準備鼻飼食物的時候也說,硬生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話癆”。
潘明香的“康復作業本”
“她的眼里有光了”,康復速度已是“奇跡”
“喋喋不休”的努力有了回應。剛開始時,潘明香的反應是微弱的,后來給出的回應越來越強,過了一個多月意識逐漸清醒,“我和她說話,我知道她有意識了,她的眼里有光了。”陳加林說。
話癆丈夫的“碎碎念”,不是潘明香能清醒的全部因素。“腦干損傷影響的功能非常多,患者的癥狀也很重。” 戚玉亮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潘明香第二次入院后,院內也對她做了康復評估,當時她處于微小意識狀態,離“植物人”其實只有一步之遙。南京紫金醫院也制定了包括高壓氧治療和神經調控技術在內的促醒方案。在促醒成功后,治療師孫定東、楊美專“接手”了潘明香的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是一點點“過關”,學穿衣服,學拿水杯,重新學習走路……“以學習拿勺子吃飯為例,普通患者可能學上一個多禮拜,但她用了將近一個半月,但這個康復速度,對她來說已經是奇跡。”楊美專說。
在陪著潘明香康復的過程中,陳加林每天的生活基本是圍繞著妻子打轉。他包攬了給妻子擦身、按摩、洗漱和做口腔護理等工作。每天康復師會來給潘明香按摩三次,每次半小時。陳加林覺得不夠,于是康復師給她按摩的時候,他就在旁邊學習手法,等結束了再給她做一遍。“夫妻就是同甘苦,”陳加林告訴記者,他們結婚28年,以前都是潘明香照顧他,家里井井有條用不著他插手,“現在,換我來照顧她了。”
專家提醒
親情陪護 是植物人促醒中的“X”
“去年我們醫院接收的患者在1500例左右。”南京紫金醫院院長葛江平表示,南京紫金醫院腦康復和神經康復是特色,所以接收的病人中大部分都是腦損傷的患者,尤其還有將近30%是植物人的狀態。葛江平告訴記者,南京紫金醫院的特色高壓氧治療,每年治療人次都是江蘇省第一位的。近兩年在意識促醒方面較為先進的經顱磁刺激已經在紫金醫院應用在臨床,同時醫院的高壓氧艙內配備有呼吸機、心腦監護儀,無自主呼吸的患者也可以進入高壓氧艙治療。
南京紫金醫院從事了30多年的腦損傷治療,對于植物人促醒,葛江平的建議是盡早治療、選擇科學的治療路徑,同時還要特別注重親情陪護的作用。“我們提出過‘科學治療加X’的植物人促醒理論,其中的X,就是飲食、親情陪護等因素。”葛江平表示,對于植物人狀態的患者,醫院通常會進行評估后制定治療方案,給予三個月左右的治療觀察時間。但這并不是一個絕對的期限。“我們還曾經碰到過植物人狀態的患者,3歲的兒子經常就趴在床邊叫媽媽、給媽媽唱歌。這位媽媽昏迷了三年之久,最終被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