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受臺風“杜蘇芮”影響,華北多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并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2023年7月30日,武安市暴雨如注,在湍急的洪水中,95后消防員趙亞朋僅憑一根繩索搭起生命通道,經過5次嘗試,終于將洪水中命懸一線的男子成功救出。如今,五個多月過去,洪水早已退去,生活也已回歸正軌,但那場暴雨背后,那些驚心動魄的瞬間、那些溫情有愛的時刻卻留下了痕跡,仍在我們心中激起一陣陣漣漪。
近日,記者采訪了武安市南環東路消防救援站分隊長趙亞朋,請他講述了那天生死營救的故事,而我們的再一次記錄,也愈加理解了何為挺身而出、何為救民于危難的使命擔當……
邯鄲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薛雅蘭
“滔滔洪水”中主動請纓
2023年7月末,臺風“杜蘇芮”造成連續強降雨,我市西部縣區成為防汛重點區域。連續幾天,趙亞朋所在的武安市南環東路消防救援站不斷接到市民求助。
7月30日下午兩點,救援站的警鈴再一次響起,群眾稱武安市冶陶鎮一河道內有一名男子駕車涉水過橋,不慎被洪水沖入河道,情況十分危急。接到警情后,趙亞朋和隊友迅速趕赴現場。
趙亞朋回憶道,走在路上,暴雨持續拍打著消防車的擋風玻璃。路況難行,又需要爭分奪秒,雨刷器瘋狂地擺動著,把傾盆雨水甩向兩邊,他看著道路兩旁河道里不斷上漲的河水,心情更加急切。
經過十幾分鐘的行駛,車輛終于抵達現場,只見一輛白色小轎車被困在河道中間,距兩岸均有50余米,三分之二的車身已被淹沒,一名男子從主駕駛車窗掙扎著露出頭呼吸,而車身在洪水沖擊下時不時向前移動。
暴雨還在持續,水位還在上漲,若車輛被洪水傾覆后沖到下游,后果將不堪設想。來不及思考,趙亞朋和隊友們立即著手救援,起初,他們準備使用沖鋒舟救援,然而洪水湍急,水中夾雜著從上游沖下來的樹枝樹杈,沖鋒舟始終無法正常行駛到被困者身邊。
這時,又有人提議采用拋投器抓住被困者,但空中有高壓線,一旦投擲不準確,隊友就會有生命危險。
面對救援方案的一再被否,調配長臂吊車也需要時間,看著被困在洪水中的車輛一點點被淹沒,趙亞朋向領導提出徒步涉水救援的方案。但千鈞一發之際,誰去?
“指導員,讓我上吧,我參加過總隊職業技能大賽水域救援科目,又是武安水域救援突擊組組長,況且情況緊急,沒有時間再商量了!”趙亞朋主動請纓。“當時,我滿腦子想的就是先救人,每多一分鐘,被困者就多一分危險。”得到批準后,趙亞朋迅速整理裝備,做好安全措施,一腳踏進齊腰深的洪水中。
五次下水義無反顧
接連的降雨,水涼刺骨,入水的瞬間,趙亞朋感到沒入一片冰涼之中,忍不住打了個冷顫。
“涼還是其次的,主要是水太猛了。”趙亞朋回憶說,腳下是淤泥、亂石,胸前是樹枝、樹杈,在滿是障礙物的河水中,每前進一步都十分吃力,“越靠近水中央,身體越難保持平衡,急速的水流幾乎無法挪步。”
一次次被洪水擊倒,一次次被戰友拉上岸,又一次次義無反顧地跳入水中。趙亞朋先后4次嘗試施救被困男子,但均被水流沖倒。“每次到距離被困人員20米處時身體就不受控制,”看著戰友一次次把自己拉上來,趙亞朋心里萬分焦急。“當時只想趕緊把人救上來,因為我發現被困者已經體力不支了。”
當他第5次游向被困男子時,水流突然加大,洪流一度沒過車頂,使得現場情況更加危急。
而就在此時,第一輛吊車到達現場,他們立即著手實施另一救援方案——通過起吊裝置將救援人員吊起向被困者靠近。
繩索吊起來,趙亞朋一點點靠近被困男子,在距離被困男子還有10余米時,吊車卻突然停止。“再往前再往前,快到了……”焦急的趙亞朋,通過對講得知,這輛吊車已經到作業極限。無奈,他只得再次回到岸邊,等待附近工地上調來更大臂長的吊車。
數分鐘后,第二輛吊車抵達,趙亞朋再次請纓,開始新一輪營救。然而,在吊車作業達到極限時,趙亞朋距離被困男子還有5米,現場起吊車多次更換作業面并進行救援嘗試,但均未果。
此時,被困在河道中的車輛因洪流過急,又連續發生兩次翻滾,被湍急的河水沖向下游50余米。面對越來越兇猛的洪水,面對被困者越來越危險的處境,趙亞朋急中生智,將救生衣與救援繩索拋在小車上游位置,利用水流將救生衣帶到被困男子身邊。這一次終于成功!
趙亞朋指導被困男子穿好救生衣,兩人在吊車協助下最終安全上岸,現場爆發出一陣歡呼聲。
面對榮譽愧不敢當
“當時救完人后心情十分愉悅,心情處于高度亢奮的狀態。”回中隊的路上,一直緊繃的弦漸漸放下后,趙亞朋才感到疲累。回宿舍后,他像往常一樣,爭分奪秒休整,時刻準備下次出警。
而與此同時,這段救援過程被記錄下來,在網上迅速傳播。趙亞朋的父母和妻子從網上看到后,第一時間打來電話詢問情況。“起初視頻里只有背影,他們問是不是我的同事,我沒敢告訴他們,這個人就是我自己。”趙亞朋說,自從自己從事消防行業后,家里人對于有關消防員的救援新聞格外敏感,而他盡管時刻在與危險擦身而過,卻始終想在家人面前“故作輕松”,盡量減少他們的牽掛。
而隨著后期報道的增多,家人們最終得知了“真相”。“在視頻電話里,閨女一直喊‘爸爸是英雄’!”聊起這些,趙亞朋則一臉幸福地說道,“網上有的說我‘神兵天降’,有的稱我為英雄,我愧不敢當,但看到女兒崇拜的目光,我想我這個工作是值得的。”
事后也時常有人問他,“怕不怕?”趙亞朋總是憨憨一笑,“那個時候顧不上想危險,現在回想起來,大吊車把我吊起來以后,我距離地面有將近50米的高度,看著地面和洪水翻滾的樣子,心里當時挺害怕的。”但在趙亞朋看來,危難之際,消防救援人員肯定要沖在前面,他只是其中一個。
事實上,從10年前,趙亞朋懷揣著當兵的夢想,報名并通過了消防員招聘考試起,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不是第一次面臨去年這樣的考驗,卻是第一次經歷這樣的關注和贊譽。這位年輕的消防員告訴記者,“這樣的救援每天都會發生,對我們來說,一切都是分內之事,新的一年,我們會把榮譽變為新的動力,更好地踐行最初的誓言。”
多年來,面對傾瀉的暴雨,面對滔滔的洪流,趙亞朋和隊友們甘當逆行者,他們全力以赴,護佑著同胞,守護著城市。同時,在火場,在無數的救援一線,他們也總是給被困者帶去生的希望,也給某些驚心動魄的救援增添了無數令人感動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