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頁 > 社會 > 正文

SHEIN商家:要“希鏈”,不要“希洞”

來源:無線昆明編輯:寧曉敏發布時間:2024-02-23 14:28:47

  在科幻小說里,一個星球的引力是它是否宜居的基礎參數。引力太大,人類行走都受到影響。如果再大到一定程度,天體也就塌縮成了黑洞。

  類似的故事,似乎正在SHEIN上演。

  作為一家靠供應鏈成功的企業,SHEIN為自己的供應鏈起了個名字:希鏈。顧名思義,希音的供應鏈。其對標的,明顯是擁有“果鏈”的蘋果。

  蘋果對供應鏈向來重視,CEO庫克時不時就跨越半個地球親自拜訪。SHEIN也不例外。它搭建了一套引以為傲的數字化柔性供應鏈體系,使得整個供應鏈具備更強的響應能力。

  除此之外,還有法律武器。

  這是SHEIN用來保障供應鏈能力的重要手段。從2022年12月開始,SHEIN陸續對平臺商戶發起訴訟,訴求包括:商戶不能將在SHEIN平臺上使用過的商品或內容放到其他平臺售賣。訴訟在今年2月有了新進展,據媒體報道,英方法院駁回了SHEIN要求商戶下架商品的訴求。

  隨著跨境電商競爭加劇,可以預見的是,平臺圍繞供應鏈的戰事也會持續升級。對于一些供應鏈成員而言,“希鏈”似乎正在變成“希洞”,只是,這份“希有引力”或許不是他們想要的。

  01

  從“希鏈”到“希洞”

  供應鏈是SHEIN公司的驕傲。

  在廣東番禺,SHEIN擁有超過300家核心供應商。在SHEIN的數字化能力加持下,它們可以把快時尚品類的生產周期壓縮到5-7天。在1688等批發平臺上,“SHEIN供應商”也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

  為了維持這份“驕傲”,SHEIN十分大方,會出錢幫助供應商升級工廠,也會為了招攬商家直接推出優惠政策。

  當然,有時候也得用點額外的手段,比如二選一。

  2022年年底,為了爭奪商戶資源,SHEIN發起了對競爭對手Temu以及旗下商戶的訴訟戰。SHEIN的訴求是:同樣的商品或者內容,只能在SHEIN平臺用。SHEIN方面認為,SHEIN享有平臺上部分商品的版權,而Temu和Temu賣家在商標、商品圖、商譽方面侵犯了SHEIN的版權。

  Temu這邊當然不服,他們也向司法部門控訴SHEIN對供應商簽訂具有排他性的協議,甚至還威脅商戶。

  在不明原因下,雙方不久后就互相撤訴。但在去年8月,SHEIN再次以相同的理由,即賣家產品圖片侵權為名向倫敦當地法院提起訴訟,要求Temu賣家下架相關產品。

  Temu也不甘示弱,在訴訟文件中描述了SHEIN是如何迫使商家簽訂不平等協議的:“SHEIN先是以配合內部反腐、解決運營困難、商討潛在合作等名義將商家引誘至廣州辦公室。然而,商家一到SHEIN的辦公室,就被關在一個小房間里長達十個小時,并受到SHEIN招商、法務等員工的輪番威脅。”

  在判決結果出臺之前,英方法院于9月底發布了臨時限制令,上千個被SHEIN投訴的跨境賣家被迫下架商品,資金遭到凍結。有商家因此裁掉了6成員工。此外,據法院文件顯示,另有賣家被SHEIN索要40萬美元的和解費。

  2月17日,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SHEIN在英國對Temu商家發起的侵權投訴有了新進展,Temu反駁SHEIN關于使用商家圖片投訴的申請全部獲準,SHEIN的虛假版權投訴被駁回,通過獨家協議持有的商家版權也被法院否決。

  投訴被駁回后,臨時限制令也被廢止,被投訴的商家不需要再下架相關產品。在判決書中,英方法官對SHEIN方的證據不足表示驚訝,甚至直接表示:“花了這么多時間和律師費,SHEIN對于Temu提出質疑的圖片,竟然沒能提供一張完整的版權證明。”

  此次版權爭奪案的實質,其實是SHEIN、Temu兩家電商平臺,對商家的爭奪:Temu希望更多SHEIN商家也可以入駐自家平臺,而SHEIN希望獨占這些商家。

  而這恰恰觸動了SHEIN的核心利益:供應鏈能力。

  供應鏈能力是SHEIN崛起的基礎。SHEIN方面也高調在國內宣傳“希鏈”,有文章將SHEIN和蘋果做對比,認為他們均是依靠供應鏈成功的企業,“希鏈”和“果鏈”一樣,都是這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與護城河。

  但“希鏈”和“果鏈”存在本質區別。蘋果的市場地位幾乎無法代替——蘋果一換供應商,就會有公司股價大漲大跌。但隨著Temu、速賣通、TikTok的入局,“希鏈”們卻有其他選擇。

  SHEIN的做法是簽訂排他性協議。據報道,2022年8月下旬,SHEIN修訂了與商家的獨家經營協議,包括商家轉讓產品的圖像、照片或視頻的知識產權,并授予SHEIN在全球范圍內的、不可撤銷的獨家許可。

  2023年2月24日,SHEIN還發布了致所有商家的“關于供應商違約管理”的通知,稱將對違反“獨家交易協議”的商家進行三倍的罰款,由原來的3000元增長了10倍至30000元。

  不過隨著SHEIN通過商家圖片發起的侵權投訴被法院駁回,獨家協議的效果也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02

  自主

  SHEIN與Temu的訴訟,不止是兩家平臺的競爭。它還是SHEIN與商戶自主權的爭奪。

  在SHEIN崛起之前,自主權不是業界一個太大的問題。以速賣通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大多采用最傳統的自運營(POP)模式。商家除了要遵守一些全球通行的平臺規則外,他們擁有近乎100%的自主權。

  2020年以后,SHEIN迅速崛起。在去年的轉型之前,SHEIN一直都是一家網絡快時尚品牌。直到現在,打開SHEIN官網,自營品牌仍然占了相當的比例,如MOTF、CUCCOO、DAZY,都是SHEIN自己的品牌。類比國內電商,相當于京東全站都在大量地賣“京東京造”的貨品。

  這意味著供應商在其中只扮演代工的角色。代工的好處是省心,商戶只需要供貨,不需要操心銷售,壞處就是相對自運營賣家,代工的自主權更低,利潤率也更低。

  并且由于SHEIN超低的售價,“希鏈”的待遇問題也不樂觀。2022年,英國電視臺拍攝的一部紀錄片《SHEIN Machine內部》披露,在SHEIN的工廠里,有的工人需要工作18小時才可以換班,每月只有一天休息日。在社交媒體上,也有SHEIN的商戶抱怨利潤問題。

  隨著更多選擇的出現,供應商和SHEIN積攢已久的問題逐漸爆發。

  2022年9月,Temu正式上線。同樣是背靠中國龐大、優質、廉價的供應鏈,Temu很快席卷歐美市場,下載量多次超越亞馬遜。與此同時,TikTok和速賣通也在高歌猛進。阿里國際商業集團實現了同比44%的收入增長。TikTok剛剛定下了500億美金的GMV目標。

  這三家與SHEIN不同,雖然也有“全托管”這種平臺集權的商業模式,但生產環節仍然是商家說了算,商家也能夠賺到品牌的價格。在國內電商行業,自己做品牌,早就已經成為了代工廠們的共識。也只有真正擁有品牌,供應商才具備自主權。

  本來做自營的SHEIN自己也看到了這種趨勢,2023年,SHEIN也開啟了平臺化的轉型,歡迎第三方賣家入駐。但隨著跨境電商平臺數量增多,商家和平臺之間的強弱勢地位發生扭轉,商家反倒成了平臺需要爭奪的資源。

  比如TikTok去年夏天為了在美推廣電商,直接為賣家的退貨成本進行補貼,如“七天無理由”的情況,且貨品在20美元以下,TikTok會全額補貼賣家費用。速賣通方面也為半托管商品提供了100%傭金減免、直接的先進補貼、以及提前放款優惠。

  隨著競爭的持續推進,局中成員的牌面也在發生變化。

  它不再只是單一競爭。

  TikTok電商背靠海外最大的短視頻平臺,速賣通背靠阿里巴巴,Temu背后也有拼多多。無論是財力還是流量,SHEIN都不占據優勢。

  SHEIN手里最有競爭力的牌,依然是供應鏈。從2023年6月推出的“希有引力”活動的名字便可見一斑。從字面上看,“希有引力”的含義很好理解:SHEIN平臺存在一種強大的引力,能夠吸引到商戶入駐,賺到錢,甚至是只在SHEIN平臺上經營。

  但這張餅,商戶卻未必能夠消化。

  03

  引力過時了?

  多平臺經營,正在成為當下跨境電商的大趨勢。

  首先在區域上,各個平臺雖然都叫“跨境電商”,但所跨的“境”卻存在差異。

  比如SHEIN在歐洲多次登上下載榜第一。但在日本市場,卻是Temu多次霸占應用商店下載榜,創下僅35天100萬下載量的奇跡。即便在同一個國家的不同城市,不同平臺的物流建設程度也不同。

  各個平臺的人群也不可能完全重合。比如根據公開資料,SHEIN的用戶畫像更為年輕,而TikTok相對覆蓋的年齡層更廣。

  對于商戶來說,想要覆蓋更多區域、更多人群、更多品類,最后賺更多錢,布局多個平臺是最優解。

  其次是安全性,近幾年在跨境電商領域,因各種主客觀原因被封號的案例比比皆是,大規模集體被封號的案例也曾出現。如果商家只重點布局一個平臺,一旦出現意外,將會給經營帶來滅頂之災。

  最后是效率。在各類數字化工具發達的今天,商家多在幾個平臺開店,成本并不會成倍數上升,是一種明顯效率更高的策略。

  在多平臺運營具備明顯優勢的情況下,SHEIN再一味強調排他性經營,“希鏈”很可能變成“希洞”,“希有引力”也會隨之成為商家的困擾。

  不過好在,跨境電商的整體趨勢與多數商家的需求是一致的:開放。

  去年8月,亞馬遜大幅度削減自營品牌,30個服裝自有品牌里淘汰了27個。2024年1月,速賣通全面上線“半托管”模式。有數據顯示,自其“半托管”模式問世以來,相關咨詢量已上升5倍。據多方報道,Temu正在籌備半托管模式,計劃于3月15日在美國站點上線。就連SHEIN自己,也開放了自營,推出了“自主運營+代運營”的模式,允許商家自主經營網店。

  這種變化當然是為了適應跨境電商的節奏。特別是在全球消費降級、消費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小單快返”模式是SHEIN成功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模式下,SHEIN每日可以上新2000款以上的新品,每年可以上新100多萬款。

  但由一家公司主導的SKU,永遠沒有成千上萬的小商家帶來的豐富。Tech星球曾采訪過SHEIN供應商,披露了“小單快返”模式的一些缺陷,如SHEIN只需要幾百件來測試,但工廠必須向上游進貨1噸、2噸起步的原材料。如果測試失敗,那么原材料的庫存就會積壓。

  如果是商戶自主運營,就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靈活調整。最終有機會達成更低的價格。浙江證券的報告中曾提到,Temu上服飾鞋履單品價格低于SHEIN 30%以上,除了補貼和運營方式的不同,兩家不同的商業模式也在其中起到了作用。

  平臺搭臺子,商戶唱主角,且商戶多平臺運營的遍地開花形式,才是當下的趨勢。

  市場已經表現出對SHEIN模式的看法,SHEIN在去年5月的G+輪融資中,估值縮水約三分之一。上市之旅也不順利,在多次傳聞和辟謠的反復拉扯后,SHEIN至今沒有上市成功。

  “希有引力”其實是一個精妙的概念。

  在跨境電商中,只有具備“引力”,留住商家,才能維持平臺競爭力。也是依靠于此,SHEIN才能迅速崛起,并幫助許多供應商賺到了錢。

  但引力的維系,不能僅僅靠當下的訂單紅利,在競爭持續推進的大趨勢之下,它還需要更好的分成比例、更完善的平臺機制、更多的流量機會等——如果沒有這些,“希鏈”在未來就很可能變成“希洞”,一個讓卷入其中的商家會失去自主、讓還在觀望的商家會避而遠之的黑洞般的存在。

?2018中原新聞網站版權所有

亚洲美女网站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久久tv免费国产高清,国产日韩AV免费元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a毛大片在线电影 色七七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站 | 香港日本韩国三级在线视 |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 |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