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安市農業農村局始終將高素質農民培育作為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抓手,在完善工作機制、強化過程監督管理、加強典型示范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斷提升培育工作質效,助推全市農業農村領域改革,為武安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技術支撐和人才保障。積極探索“黨建+培育”的新思路。該局重視黨建工作在高素質農民培育中的重要作用,每個班次都邀請思政老師給參訓學員上黨課,夯實基層黨建,發揮黨員帶頭作用,不僅能帶動課堂學習效果,還能帶動農民致富發展,推動鄉村振興。把黨建工作融入到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中,兩項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培養黨建帶頭人的同時又培養了致富帶頭人。
突出產業特色,探索培育新模式。按照省、市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部署,結合武安市產業特點,該局不斷創新培訓思路和方式,進一步壯大谷子、生豬、中藥材等特色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抓培訓,開設專題培訓班,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開設線上線下培訓模式,開設綠色農業發展理念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專題課程。自2020年高素質農民培育開始至今,武安市已累計培育高素質農民990人,專業農機手50人,為鄉村人才培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開展實習實訓,培訓機構提檔升級。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確保高素質農民實訓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該局在全市遴選了5家設施環境好、示范能力強的高素質農民培育實訓基地,充分發揮“土專家、田秀才”在實踐操作中的優勢作用,通過聆聽基地創始人的農業夢想創造史,實地觀摩農業新技術、新品種帶來的視覺效果,親自動手操作新型農業生產模具,將理論上的知識轉化為實踐,讓他們成為學得好、干得好、帶得好的“三好”農民。特別是發揮農廣校系統的農民田間學校在實習實訓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幫助學校進行提檔升級,完善各項實習實訓設施,更好的為高素質農民培育提供主陣地。
加強典型培育,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培育過程中,該局挖掘武安市高素質農民創業創新典型做法和典型經驗,并將好做法、好經驗在后續的培訓中全方位進行展示宣傳,同時以“頭雁”帶領“群雁”,發揮其在鄉村產業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武安市優秀高素質農民學員王杰,通過高素質農民培育,從一個靠傳統種植方式生產的農場主轉變成為了一個遠近聞名種植專家、能手,走出了一條學習科技、依靠科技勤勞致富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