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民俗、品美食、看演出……4月9日是農歷三月初一,一年一度的媧皇宮廟會在涉縣媧皇宮景區舉行,廟會首日就吸引近萬名游客前來參加。當日早上7點,景區鑼鼓喧天,人頭攢動,歡聲笑語不絕于耳。彈音社、石門社等七個涉縣民間社團的社員們身著民族服飾,手持各式祭器,在景區門口表演女媧祭奠的核心儀式——“上社”,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為感受女媧文化,我特地趕早過來。”來自山西長治武鄉縣的游客武月芳是第二次來參加女媧祭典,她手持祈福繩,非常虔誠地許愿。
媧皇宮作為全國規模最大、肇建時間最早的女媧娘娘祭祀建筑群之一,每年農歷三月初一至三月十五日廟會期間,都會吸引眾多信眾和游客前來朝拜。
“廟會不僅保留了傳統的進香拜廟敬神活動,還增加了各種精彩的表演,如舞獅、航模展演等,為這一傳統習俗注入了新的活力。”媧皇宮旅游開發公司總經理劉艷鳳介紹,女媧祭典作為國家第一批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涉縣及周邊群眾心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如今,游客們來到媧皇宮,不僅可以參與豐富多彩的廟會活動,還能欣賞媧皇閣的壯麗景色,觀摩被譽為“天下第一壁經群”的摩崖刻經,感受厚重歷史和瑰麗文化。
“此次媧皇宮廟會的成功舉辦,與探索發展文化產業特色之路分不開。”涉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1年以來,涉縣依托5家A級景區和7處省級以上旅游節點,積極推進文旅項目建設。截至目前,共建設文旅項目45個,形成“一條河、兩岸峰、五彩谷、十小鎮、十三美景、百味鄉情、千里天路、萬頃畫廊”的獨具布局。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豐富了涉縣旅游業態,也極大提升了涉縣旅游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在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同時,涉縣還注重傳承紅色基因,挖掘文化根脈,并以此為主題,開發出五大類500余種文創產品,既滿足了游客的購物需求,又有效發揮了文化遺產的旅游價值。此外,涉縣還推出“風華涉縣”“再回太行”等大型沉浸式演出,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讓游客身臨其境地感受涉縣的歷史文化。
在美食方面,涉縣以聯合國糧農組織授權認證的旱作石堰梯田道地作物為食材,推出“崇州宴”“梯田小米宴”“太行鱘魚宴”等特色菜品,讓游客感受到涉縣美食的獨特魅力。
此外,涉縣還大力實施“旅游+”等措施,打造了一二九師“紅色景區”、赤水灣“江南風情小鎮”、旱作梯田“種子銀行”、鱘魚養殖垂釣基地、常樂房車露營、大洼石頭民宿等旅游產品,不僅豐富了涉縣的旅游產品體系,而且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體驗。
接下來,涉縣將以獲稱第一批河北旅游名縣榮譽為新起點,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完善旅游設施,推進旅游增效賦能鄉村,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塑造旅游品牌,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為擦亮“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作出涉縣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