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武安市活水鄉將生態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新效能,以文化傳承、綠色開發、業態創新等新質生產力,持續賦能活水鄉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活水鄉以文脈傳承,增添旅游發展動力。依托民間傳說、戲曲表演、民俗藝術等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醋、茶、紡織等傳統手工藝制作,八路軍抗戰醫院、烈士紀念碑等革命遺跡,打造七步溝大型實景文藝演出、京娘湖愛情主題節、古武當山詩詞朗誦等文化節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時積極開發周邊文創產品,支持創辦美術、書法、攝影等個人工作室,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文化生態旅游鏈。
以生態呵護,點亮旅游發展底色。活水鄉將旅游開發與生態保護相結合,用好洺河源國家森林公園的金字招牌,打好國家地質公園、青崖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名片,倡導旅游景區使用環保建筑材料,充分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低碳節水節能和循環利用,規范餐廚、生活垃圾清運,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以科技創新,實現旅游發展升級。該鄉創新發展理念,將科技創新融入旅游高質量發展。網上平臺預約門票、餐飲、住宿等已成為旅游常態。東太行等旅游景區紛紛升級配置,通過5G、大數據、VR等技術,進一步提升智慧化程度。開設線上直播、虛擬展廳等,讓游客可以在云端與景區美景“約會”;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實現出游路線、精品景點、背景介紹等智能游覽;語音控制的智慧客房、智能點餐送餐的智慧餐廳等應用,讓游客切身體驗了科技的便捷。
從景點觀光到休閑度假,從產業自身循環到全面融合發展,目前,活水鄉大力培育新場景、新項目,推動鄉村旅游向多樣化、精品化、高端化發展,不斷以高品質供給滿足人們旅游消費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