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在央視《星光大道》的舞臺上,一只印有小篆體“邯”字的紅色蝴蝶風箏伴隨著優美的歌曲,通過表演者的靈活操作,在演播廳上空飛出一道道優雅的弧線。背景大屏幕同步播出表演者的戶外鏡頭,只見天空呈現出的“我愛我家邯鄲”六個大字,令現場觀眾驚艷不已。這個節目的表演者是邯鄲市征服運動風箏隊,他們讓全國觀眾欣賞到了運動風箏的風采,近乎完美的表演也順利獲得了月度挑戰賽資格。
從健身到競技
邯鄲市征服運動風箏隊于2010年成立,從最初的3人發展到如今的36人,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74歲,最小的35歲。近年來,他們以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表演,多次在全國運動風箏比賽中摘金奪銀,并代表中國走向國際賽場。
“起初是為了運動健身,現在更希望能為國爭光。”邯鄲市征服運動風箏隊隊長孫立泰說,愛上這個項目,緣于一次頸椎損傷。
2009年,因長期在電腦前伏案工作,孫立泰的頸椎損傷比較嚴重,經過多種保守治療,效果都不明顯。在醫生的建議下,他通過放風箏的方式嘗試保守矯正。
“這一放就收不住了!”孫立泰說,他開始只放些單線小風箏,隨著頸椎好轉,2010年他開始接觸更具挑戰性的雙線風箏。為此,他還特意邀請當時中國最好的上海真新風箏隊隊員到趙王城遺址公園現場教授。
經過一年的練習,孫立泰結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風箏“發燒友”,于是決定成立邯鄲市征服運動風箏隊。“取名為‘征服’,意寓征服各種困難,迎著勁風飛舞。”孫立泰說。
自此,孫立泰與隊員們經常到各大公園練習表演,并通過不斷參加比賽,提升技藝和團隊協作能力。
2014年10月,征服運動風箏隊決心嘗試參加一次大賽——全國運動風箏年度總決賽。在這次比賽中,孫立泰帶領風箏隊獲得雙線雙人第三名、雙線團體第五名、年度總排名第五名的好成績。
之后,他們相繼參加了亞洲杯運動風箏錦標賽、世界風箏錦標賽、全國風箏邀請賽、全國傳統風箏錦標賽、四川成都國際風箏節、世界風箏錦標賽“雙線運動風箏團體芭蕾賽”等賽事,都獲得過不俗的成績;2023年到2024年,他們先后走進中央電視臺CCTV1《正大綜藝》欄目和中央電視臺CCTV1《星光大道》欄目……一個個榮譽的背后,是邯鄲市征服運動風箏隊持之以恒、矢志不渝的信念。
從競技到推廣
近年來,邯鄲市征服風箏隊的表演視頻開始在網絡上走紅,他們的知名度越來越高。2019年濰坊國際風箏會開幕式上,該風箏隊同時操控25只四線風箏,依次擺出“祖”“國”“萬”“歲”字樣;在2020年濰坊國際風箏節上,他們又向抗疫中美麗的逆行者送去祝福,依次擺出“2020”“致”“敬”“白”“衣”“天”“使”字樣;在2021年濰坊國際風箏會暨第18屆世界風箏錦標賽上,他們表演的四線運動風箏在天空中排列成“中國共產黨100周年”“1921—2021”等字樣,最終獲得“雙線運動風箏團體芭蕾賽”金獎、“創新風箏賽”金獎、“四線運動風箏團體芭蕾賽”金獎等數項榮譽。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他們提前幾個月的反復設計、定制和排練。孫立泰介紹,整體造型的變化需要所有風箏的默契配合,每一只風箏都有不同的行動路線,這就需要在電腦上用Flash制作出不同的動畫。風箏行走路線確定后,還要進行每個人的站立定位、每只風箏的空中定位,再通過飛行手反復練習,最終實現精準控制。
“每到重要時刻,我們都會傾盡全力,獻上符合時代背景的風箏表演。”孫立泰說。
隨著名氣的提升和風箏運動被越來越多人所熟知,不斷有風箏愛好者主動參與進來,而孫立泰和他的隊員們總是耐心指導,義務傳授技藝。
目前,邯鄲市征服運動風箏隊正在開展“風箏進校園”活動,已陸續走進邯鄲市第二中學、武安市第七中學等學校,宣傳普及風箏運動項目,講述中國傳統風箏和國外流行風箏的發展趨勢,推動邯鄲運動風箏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下一步,邯鄲市征服運動風箏隊將通過廣泛的學習交流、參加各種賽事活動等方式,將運動風箏這項運動推向國內外更大的專業舞臺。”孫立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