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安市活水鄉前渠村,提及村支部書記黃彥雷,村民們連連點贊。他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時刻堅守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解決廣大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為村莊發展注入活力。前渠村位于武安市西部山區,2023年7月的一場強降雨,讓這里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受災嚴重。黃彥雷以身作則,帶頭沖在防汛一線,村兩委班子舍小家顧大家,廣大黨員自覺加入抗洪搶險隊伍中,全體村民第一時間投入到自產自救的活動中,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了正常生活生產。
多年來,前渠村道路坑洼不平,沒有路燈,出行困難成為百姓最頭疼的事。“現在好了,路燈亮了,道路平了,村里還有文化廣場,大家休閑娛樂有了地方。”村民們開心地說。去年以來,黃彥雷帶領的村兩委班子用心用力用情抓好農村各項工作,他們真實了解群眾所需所想,對整村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安裝太陽能路燈、監控攝像頭,修建澆地水渠、硬化道路、建設廣場、更換飲水管道,逐步提升群眾對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干部和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家園才會建得更好。”黃彥雷說。現在前渠村不僅景美路平,面貌一新,而且還有武安最大的板栗基地,年產板栗20萬斤。他們通過農旅融合,開展采摘觀光活動,為群眾帶來80多萬元收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
下一步,前渠村將不斷開創管理與服務的新模式、新路子,切實為群眾解決困難、提供幫助、促進生產,同時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加強與旅游產業的合作交流,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實現村民、集體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