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嗡,嚓嚓嚓,滋滋滋……”小剪刀清脆的理發聲打破了小山村長久以來的寧靜。涉縣固新鎮的“愛心義剪”活動在小車村如期進行。“我當時是艦艇兵,長期出海,戰友們在艦艇上需互相理發,我當時也購買書籍、網上找資料自己學習了理發的手藝,經常給戰友們理發。”熟練操作著理發剪的退伍軍人、黨員志愿者楊水亮說,“鎮里組建了服務隊,我第一個報名,能利用這手藝為村里百姓服務,深感光榮。”
涉縣固新鎮所轄19個行政村,全部坐落于深山溝,留守老人多,有的老人腿腳不便,有的舍不得花錢到鎮上理發,很多老人兩三個月還不理一次發,胡子拉碴、頭發蓬亂,精神狀態差。鑒于此,該鎮組建了一支由黨員、退伍軍人等組成的義務理發服務隊,利用周末時間到村里義務為老人剪頭剃須。“沒想到‘義剪’活動特別受老百姓歡迎,每次來理發的老人很多,于是就常態化了,每周輪流到各村為老百姓義務理發。”固新鎮宣傳委員趙愛紅說。
“我已經80多歲了,腿腳也不太方便,去理個發很麻煩,自從政府搞了這個理發活動,現在在家門口就可以免費理發,真是太方便了!”剛理完發的王大爺看到自己的新發型,臉上不禁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義務理發活動反響良好,固新鎮又在全鎮發出了號召,創新組建了各類愛心服務隊,幫助鰥寡孤獨、生活困難群眾、留守老人兒童進行庭院衛生清理等志愿服務,讓山區群眾形象變了個樣。
“我會理發,我能給群眾理發;我是學醫學的,在衛生院干過,我可以給老人做健康體檢;我是農技員,我能上門給群眾修果樹……”一時間,全鎮機關干部、衛生員、農技員紛紛報名,一支70多人的志愿服務隊成立了,成了鄉村街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今年以來,涉縣將文明道德培育與文明實踐相結合,不斷深化拓展“雙爭”活動內涵,在全縣17個鄉鎮(街道),創新成立“1+1+X”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以志愿者網格化管理模式,創新開展理論宣講、孝老愛親、文化惠民、義務植樹、科技為民、健康義診等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引導干部群眾在為社會作貢獻中彰顯責任擔當,增進家國情懷、提升文明素養,將黨的溫暖傳遞到最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