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曲周縣水利局工作人員田少通,在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捐獻了220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成功為一名2歲的重慶白血病患兒送去了生命的希望。他也成為中華骨髓庫第17550例、河北省第764例、邯鄲市第191例、曲周縣第22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身為“90后”的田少通平時性格開朗、樂觀、積極向上,在工作和生活中喜歡幫助別人,平日熱心參加社會公益活動。2016年他開始參加無償獻血,累計獻血2800毫升。2020年2月,他在一次無償獻血的過程中,得知捐獻造血干細胞的知識,當即決定留下血樣,正式加入國家造血干細胞捐獻資料庫,成為一名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
今年4月,田少通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患者初步配型成功。“我明天就去,一刻不耽誤!”他內心萬分激動,更是充滿了期待。為保證捐獻成功,他規律起居、優化飲食、鍛煉身體,爭取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捐獻。
5月12日,在曲周縣紅十字會和曲周縣水利局相關人員陪護下,田少通來到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靜養觀察,于5月17日正式捐獻造血干細胞。隨后,這份生命的希望,立即被送往患者所在的醫院,一場生命的救助,正式開啟。
在捐獻期間,田少通收到對方的一封感謝信。當得知受捐者還只是個2歲的孩子時,他一度哽咽著說不出話來,而這也給田少通帶來了新的動力,“今后我會將無償獻血繼續堅持下去,同時,在這里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捐獻造血干細胞隊伍,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送去生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