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懷姜種植的好時節。連日來,在馬村區安陽城街道廟前村懷姜種植基地里,村民忙著下種、覆土、澆水,用實干勾勒出一幅產業興村的發展新圖景。
“種姜是有講究的,播種前要開好溝,施足底肥,下種的時候要控制好深度和覆土的厚度。”5月16日,懷姜種植基地,技術人員給群眾講解種植技巧。大家按照種植技術要求,將一棵棵帶著嫩芽的姜種被有次序地放在姜溝里,也種下了廟前村增收致富的希望。
廟前村地處太行山淺山區,土壤礦物質豐富,尤其是磷、鉀含量高,適合種植根莖類作物。近年來,村黨支部積極探索發展特色種植產業,通過“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合作模式,與博愛縣天賜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建立懷姜種植基地。
“懷姜為‘懷慶三辣’之首,姜塊大、絲細、品質佳,市場前景好。我們村今年種植了9畝懷姜,預計每畝地的產量在2000多公斤,銷售總收入將達20萬元。”廟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趙長海說。
懷姜種植不僅帶動了村集體經濟增收,而且為村民增收送來了就業崗位。“來這干活一天80元,不耽誤干自家地里的農活,還能掙錢貼補家用,真不錯。”村民邊文富高興地說。由于要照顧行動不便的妻子,他無法外出打工,懷姜種植基地的建立,讓他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顧家兩不誤”。
在懷姜種植基地,從挖溝、下姜種到田間管理、收獲,種植過程離不開人手。尤其在農忙時,能為村內脫貧戶、閑置勞動力等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成為村民實現家庭經濟增收的新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