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施劃,市民自覺停車入位
記者在現場看到,位于復興區錦繡江南將相苑小區的停車場環境整潔、林蔭車位多、車輛停放規范有序,停車場管理員已打掃完畢場內衛生。
“識別區在左側,您往左打方向就可以識別了。”5月21日上午,復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停車管理服務中心負責人李濤巡查至該小區停車場,耐心地告訴一位開車正在進入停車場的市民。
李濤一邊引導車輛有序進入停車場,一邊查看車輛規范停放情況。他介紹:“錦繡江南將相苑小區底商餐飲店鋪多,以前,這個小區外面的停車位不對外開放,建設大街便道上經常停放很多車輛,秩序比較混亂。經過不斷地規范治理,現場停車秩序好太多了。”
規范停車秩序是城市規范交通秩序的一部分。今年1月,改造提升后的建設大街通車,市民逐漸發現了這條街的“新變化”。
住在附近小區的居民王先生說:“建設大街這條平整的大道拓寬了,人行道上取消了不少車位,很少有車輛亂停亂放。有停車需求的居民可以停在限時免費的停車場里,2.5小時免費,每天最高收費不超過11元,一個月330元。小區里停車緊張,市民停在這里也合適。”
李濤介紹:“復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停車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與該停車場管理公司多次協調,今年春天,按照標準化建設的停車場內共計384個車位向市民限時免費開放。科學施劃的車位滿足了周圍小區居民及就餐人員的停車需求,城市交通秩序也更加規范了。”
方便于民,合理利用“金角銀邊”
嶄新的瀝青場地、綠油油的冬青圍擋、規范有序的車輛停放,這是位于光華大街與福達路交叉口東南側的翠湖西華府停車場內的情景。該停車場已于4月30日向市民限時免費開放。
住在翠湖西華府小區的居民郝先生說:“停車場所在的地塊曾經是一片廢舊的廠房,用圍擋圍住,里面堆放著不少廢棄的材料。今年春天,被圍擋圍住的邊角地成了規范整潔的停車場,這讓我們居民欣喜。”
李濤說:“為了規范城市停車秩序,充分利用主城區邊角閑置地塊,自城市更新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復興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聯合街道辦事處對后郝村社區做工作,溝通協調建設標準化停車場事宜,最終促成了后郝村與第三方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完成占地5畝、設置有126個車位的標準化停車場。”
光華大街與福達路交叉口西側為邯鄲市公安局復興分局,辦事群眾劉先生稱,“我們來分局辦事,有很多停車選擇:可以停放在便道以下藍色泊位上,7點至20點可以停放;也可以選擇停在便道以上的免費泊位上;還可以選擇停在不遠處翠湖西華府停車場內。短停快走,大家辦事都方便。”
據介紹,目前,復興區豐澤路與建設大街交叉口、聯紡路與建設大街交叉口的城市“金角銀邊”正在規劃建設停車位,建設完成后將向市民開放。
“一切為了城市停車井然有序”
“停車場入口地磚破了,抓緊修補啊……停車場衛生要保持好……這片區域非機動車停放比較亂,我們給擺放整齊……”每天到路面巡查車輛停放情況,剛到夏天,李濤的皮膚就曬得黝黑。
“作為停車場圍欄的綠植枯萎了,要盡快更換統一標準的圍欄。”李濤與停車場管理員溝通圍欄更換工作。停車場圍欄由停車場管理員自行維護,常常由于維護不當導致綠植枯萎,影響城市美觀。今年,統一更換后的圍欄不再有這樣的問題。
近期,人民路鼎和家具大世界停車場的圍欄破損,目前已經更換成統一標準的灰漆粉刷的圍欄,更換后的圍欄外觀大方,整潔美觀。在李濤的奔忙下,停車場基礎設施提升工作不斷推進……
為優化學校周邊停車秩序,李濤多次走訪轄區復興中學。他說:“學校周邊車流量大,師生把電動自行車、自行車停放在學校內,既安全又不影響交通,咱們得在學校里開辟出非機動車停放區域,想想辦法克服場地困難。”
“前期排查復興區住宅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設施和地下人防設施,具備開放條件的停車設施已實現共享。復興區人民政府南院、北院停車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稅務局的停車場在非工作時間向市民免費開放;轄區邯鐵家園、箭嶺小區西區的地下停車場向市民限時免費開放。目前,工作人員正在溝通下一批符合共享條件的單位和小區停車場。”李濤向記者介紹。
“一切為了城市停車井然有序”,李濤對工作的熱忱源于自己的這個愿望。工作力度越來越大,方法越來越多,舉措越來越有力,城市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轄區內長期停放在公共停車區域的廢棄車輛少了,規范停放的車輛多了,城市交通更加有序。